11月19日,据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官网消息,2025年以来,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责任担当,以持续有效的工作举措,积极畅通普惠金融政策传导渠道,在巩固前期“增量扩面”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向“提质增效”转型,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截至10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256.1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速6.3个百分点。
一是着力加强“窗口指导”,促进信贷政策传导落实。结合贵州实际,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印发《关于贵州省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增活力 促发展”金融支持普惠主体发展专项行动》《贵州省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金融支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贵州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等具体举措,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从战略定位、机构设置、资源配置、产品创新、服务优化、风险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二是积极强化部门沟通协作,推动提升政策合力。创新“贷动黔行”政银企融资对接督导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发改、工信、工商联等17家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清单推送-精准对接-定期反馈-监测督导-沟通协调”模式,按月对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融资对接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调度,持续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截至10月末,已累计会同该机制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14074户,其中,中小微企业12792户,银企对接率约90%,符合条件的主体累计获得贷款3451.85亿元。
三是完善风险分担和管理安排,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风险补偿方面,会同工信、财政部门创设“中小企业信贷通”,设立17亿元风险补偿金,精准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融资担保方面,会同乡村振兴、财政部门创设“乡村振兴产业贷”,免担保费,加大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帮扶。财政奖补方面,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发改委在共建的贵州省金融服务平台推广上线“毕惠贷”“苗岭普惠贷”“铜品税贷”3款线上贴息产品,按照贷款利息30%予以贴息,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
四是推动形成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助力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创新融资服务模式“破冰”行动,指导辖内市州分行重点围绕“优化融资服务”“丰富融资手段”“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积极创新完善信贷服务模式,助力改善融资服务环境,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其中,推出“梵净生态账户”,构建账户积分指标体系,量化评估企业和个人生态状况,并依托“梵净生态积分”提供金融服务,推动绿色产业与生态振兴;建立“金融外卖”服务模式,成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组建金融“外卖骑手”派单、接单,将金融服务送“货”上门;创新“再贷款+融资服务平台”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聚焦特色产业,推出“竹链贷”“辣链贷”等供应链融资产品,有效解决产业链购销环节的资金问题。
五是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在全省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指导银行会同企业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又称“贷款明白纸”),让各项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阳光化”,助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截至10月末,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向75256家企业、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81085笔,贷款金额合计1743.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主贷款及个体工商户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分别较试点初期(2024年12月)下降1.77个、1.37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