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体育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体育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上海体育大学校创业指导站、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等单位大力支持的首届“上海市公益项目创新与实践暨产教融合公益创业训练营”圆满结营。

本次训练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上海地区的高校启动征集选拔,最终遴选出59个优质项目团队参营,更吸引了浙江、江苏、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福建等外省市项目团队来沪观摩参与,有效搭建起跨区域学习交流、资源精准对接、项目孵化成长的优质平台。
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双轨制课程体系

据悉,本次训练营以“公益项目的创新与实践”为核心导向,重点培育项目的社会效益与公益属性,采用两个周末线下集中培训模式,分阶段完成为期三周的系统培育。通过搭建公益创业的交流与孵化平台,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的双轨制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将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社区治理、青少年发展等社会议题转化为可落地、可推广、可持续的创新项目,课程覆盖公益理念扎根、实践经验分享和项目路演实训三大核心模块。


金奖项目展示与互动交流
邀请行业专家、国家级创赛评委、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围绕红色公益传承、城乡建设公益行动、长者服务坚守、公益与时代发展等主题授课,引导学员将红色基因融入项目设计,系统解读人社创业扶持政策、天使基金申请规则、社会组织注册运作流程等内容,探索多元场景下的公益创新路径。

优秀项目路演与专家点评
产教融合,赋能公益:首届公益创业产教融合研讨会顺利举办

同期,首届公益创业产教融合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行,研讨会特邀外省高校双创工作负责人、街道方代表等多方参与,与政府、高校、企业代表共探产教融合公益项目共创的新模式,打通“理论学习-实践感知-资源链接”的培育闭环。
命题驱动,协同育人:首批社会公益创新创业命题发布

结营仪式上,来自政府、街道、高校、企业的多方代表共同启动首批社会公益创新创业命题发布,以政企校社协同之力搭建实践桥梁,让公益创意在精准命题中落地生根,为社会问题解决注入青年创新活力。

上海体育大学学(研)工部副部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伟介绍了公益项目共创的核心机制与会议共识:一是选题需立足社会调查,挖掘真问题、聚焦社会痛点形成命题,建立规范化命题库;二是依托命题库精准扶持学生公益项目,搭建专业化培育机制;三是初步形成“社会调查挖问题 — 凝练痛点建题库 — 扶持项目促落地”的公益项目共创闭环机制,全流程助力项目落地与人才培养。
本次活动是上海开展的高校学生公益项目培育与落地的首届训练营,旨在推动公益事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为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储备了优质项目力量。着眼未来,上海体育大学将持续深化多方合作,以首批社会公益创新创业命题为纽带,充分发挥上体学科专业优势,完善项目孵化服务体系,助力优质公益创业项目从“参赛获奖”迈向“创造社会价值”的新高度,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