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将正式封关运作。11月18日,海南自贸港10个“二线口岸”同步开展合成演练。什么是全岛封关运作?正式封关运作后有哪些变化?“零关税”货物如何快速进入海南岛?“零关税”的享惠主体是谁?

“二线口岸”是连接海南自贸港与内地其他省份的重要通道,包括海口、三亚等地的10个海运和航空口岸。正式封关运作后,海关在“二线口岸”监管的“零关税”货物等三类货物,要经由专门的通道查验。这次演练按照“全场景模拟、全流程验证”的标准,围绕海关布控查验、放行与处置等多个核心环节展开。

海南省商务厅口岸管理处罗贵生介绍,总体看,本次演练整体进展顺利,多个部门的协同操作顺畅,系统设备运行稳定,进一步检验封关准备工作的顺畅性与可控性。硬件设施全竣工验收 信息化项目上线运行
据了解,目前,海南自贸港8个对外开放口岸、64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等硬件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化项目已完成联调联试和上线运行,为保障各类通行对象安全高效便捷进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封关之后,除海关监管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记者探访海口新海港和南港
作为“二线口岸”的代表,海口的新海港和南港承担着货物通关及运输的重要责任。究竟“零关税”货物如何快速进入海南岛?又如何通过“二线口岸”快速进入内地?

这里是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现在总共有16条通道,启用的总共有9条,其中8号和9号是海关监管通道,在全岛封关后,海关监管货物将从这里通关进入内地。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副关长韩彬介绍,海关在“二线口岸”监管的是“零关税”货物、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的货物。这3类货物在离岛的时候,要向单一窗口提前进行申报,申报完之后,装载货物的车辆,要经过货运集中查验场进行通行。在8号和9号监管通道后面,海关会将海关的指令下发到场站系统里面。有需要查验的,就是异常情况的或高风险的货物,会到这边来进行一个查验作业,没有问题的话就直接放行、直接离岛。

记者了解到,这个集中查验场,按年通过172万辆次货车和4400万吨货物进行设计。封关以后,海关监管通道的数量,将根据海关监管货物通行情况适时调整。

海口市口岸办副主任杨卫丽介绍,确保12月18日封关之后,各方面的硬件软件全都没有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线”放得开,“二线”管得住,整个通关能够走得更顺畅。“一线”怎么放?“二线”怎么管?
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线”怎么放、“二线”怎么管?海关总署11月18日举行记者通报会,相关负责人做出了解答。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司长潘城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后,海关监管管什么、怎么管、在哪管?监管制度设计上总体体现“一线”放开什么,“二线”就管住什么。比如经“二线”出岛到内地货物哪些要管,该怎么管,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二线口岸设置海关监管通道和非监管通道出岛,将管的与不管的有效区分开来,除了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等这三类货物需要通过监管通道出岛,其余货物均可通过非海关监管通道出岛,由海南省按现行国内流通规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两岸内地和岛内的流通。如何实现“零关税”?
要搞清楚如何实现零关税还要回到这12个字“‘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什么情况下商品能够“零关税”通过“一线”进入海南?首先商品种类要符合要求。封关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只要是清单上没有的商品,又不在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货物范围内,都可以享受“零关税”。“零关税”进口的商品有些是在海南岛内使用的,有些可能需要通过“二线”口岸进入内地。“二线”口岸就需要对其进行精准管控。

岛内自由,指的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封关运作后 “零关税”的享惠主体是谁?

海口海关关税处科长刘子林介绍,全岛封关运作以后,“零关税”商品范围由目前的1900多个税目扩大至6600多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这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中药材、纺织原料、贱金属制品以及机械器具等,在封关后可以享受“零关税”。从商品名称也可以看出来,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生产资料。

另外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征税目录,目前,网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肉类水产品、化妆品、服装服饰、手机、家用电器等个人日常消费用品是在征税商品目录内的,全岛封关运作后,对这类商品进口仍然需要征税。

需要说明的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并不会一成不变。全岛封关运作后,在全面评估具备条件后,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结合相关税制改革,海南省实际需要和监管条件等,及时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零关税”的享惠主体是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类、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对将“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流通至个人的,享惠主体也需要按规定补缴进口税收。所以,全岛封关运作后,作为个人是不符合“零关税”享惠资格要求的。民生红利实惠更多 成色更足
根据政策规定,在海南自贸港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除了高层次人才,普通居民的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近期调整的离岛免税政策,特别回应了岛内居民的消费需求。


长远来看,封关运作后,随着系列开放政策逐步落地,更多惊喜还在后头。企业和项目的持续涌入,将带来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可以实现更好就业,获得更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