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英国《卫报》11月23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而美国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美国的制度性选择,导致贫困人口规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全球媒体聚焦 |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_fororder_8440d0f002c345c9b0b565cebbddda60

△英国《卫报》网站截图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美国却有数百万“3美元贫民”

文章引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指出,1990年时,中国还有9.43亿人每日生活费不足3美元(以2021年美元计价);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为零。而美国却并未取得如此成效。目前有超过400万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5%——依靠每日不足3美元的收入勉强度日,这一数字是35年前的三倍多。

全球媒体聚焦 |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_fororder_7852d59589d24ad48140e21907e54307

△《卫报》援引世界银行的图示(世界银行通常以“每日3美元”作为极端贫困线)

美国并非“做不到”,而是“选择不做”

文章称,这些数据与美国自我宣称的持续成功并不相符。美国的生产率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并没有因此转化成更均衡的社会分配。

《卫报》认为,一个社会的成功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如何使用自身创造的财富,以及如何分担失败带来的成本。与中国不同,美国并未向在贫困线边缘勉强度日的人群提供太多帮扶。尽管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出高于中国,但美国的赤贫人口数量却超过中国,这其中原因并非经济能力不足,而是政策选择不同。

贫富差距持续拉大:贫困份额跌至“发展中国家水平”

文章指出,美国收入不平等的状况早已广为人知,但其收入分配持续失衡、甚至不断恶化的程度仍令人震惊。

1980年,美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总收入规模大约相当于最富裕的10%人群收入的52.5%;

2000年,这一比例降至48% ;

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42.5%;

与此同时,贫困群体的收入所占国民收入份额正降低至发展中国家的水平。2000年至2023年间,美国最富裕的前10%人群的收入增速,是最贫困10%人群收入增速的两倍多。如今,美国最贫困的10%人口仅获得全国收入的约1.8%,这与玻利维亚等发展中国家水平相当。

市场因素之外,更关键的是政府选择

文章认为,美国贫困率居高不下,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政策导向的长期取舍。

以特朗普政府为例,其“大而美法案”(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以及几乎不加区分的全面关税措施,预计将推高美国内大量日用品的价格、削弱企业投资与就业。与此同时,因大幅削减医疗补助与《平价医疗法案》补贴,数百万人被迫面临更高的医疗成本。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评估认为,这些政策的综合效果将导致除最富裕的20%人群之外的所有美国家庭收入下降,其中最贫困的10%家庭收入将减少7%。

跨越数十年的两党共识:不断偏向富人

文章指出,美国对贫困群体的冷漠并非是某一届政府所为,而是民主党与共和党在过去50年的共同趋势——以“市场效率”为优先,而非解决美国日益加剧的收入差距问题。

数十年间,几乎各届美国政府都出现“富人收入增长超过穷人”。

文章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特朗普声称自己代表的是那些被冷漠的经济力量所压迫的普通美国工人,但其政府的各项政策实际上正在加深美国资本主义的固有痼疾。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编译 | 李修莉

签审 | 贾延宁

监制 | 邹浩宇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2025-11-25

错误言论暗藏三大意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算盘”?| 国际识局

2025-11-25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以链接全球?

2025-11-25

遇见不一样的雪域高原

2025-11-25

(走进中国乡村)天山脚下“冷资源”激活乡村“热经济”

2025-11-25

就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邻近的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武器,中方回应三个“绝不允许”!

2025-11-25

“冷”资源“热力四射”激活经济“热引擎” 百姓“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25-11-25

“爆款”“上头”!多维度观察 外贸凭借“硬核支撑”铺开全球贸易“网络”

2025-11-25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2025-11-25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竞逐未来赛道 解锁量子科技“超能力”点亮生活新图景

2025-11-25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25-11-25

以良品之心 传巴渝之韵——“梁平良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渝发布

2025-11-25

新疆南疆首个中型医疗无人机投入使用

2025-11-25

浙江湖州:深化城乡一体融合,加快绿色共富发展

2025-11-25

三江潮涌连江海 苏青携手十年兴

2025-11-25

云南红河:高原特色农业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劲引擎

2025-11-25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11-25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

2025-11-25

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为人的全面发展!投资于人再加力

2025-11-25

多颗卫星刷新宇宙认知!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布新成果

2025-11-25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计划于11月25日发射

2025-11-25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明强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2025-11-25

深圳口岸2025年以来通关人次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

2025-11-25

深江铁路致13死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11-25

赖清德当局迎合高市早苗涉台谬论遭台湾各界持续挞伐

2025-11-25

中央空管办加强规范低空管理系统建设

2025-11-25

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2026年年度预算

2025-11-24

日本东京发生车辆冲撞行人事件致11人死伤

2025-11-24

原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珍稀植物“寄生花”连续三年如期绽放

2025-11-24

新品“挑花眼”、首展首秀亮点频出 多样首发活动释放消费新潜力

2025-11-24

科技赋能传统 “文化+”活态传承“潮”出消费新活力

2025-11-24

量子计算领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催生数以百计应用场景落地

2025-11-24

文化中国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华夏儿女向着星辰大海逐光而行

2025-11-24

“全”释硬科技书写“中国答案” 空间科学领域成果多点突破、整体迸发

2025-11-24

10月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超40%

2025-11-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