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也被称为“量子技术元年”。我国“十五五”锚定的六大未来产业当中,量子科技被正式列入未来产业布局的首位。赋能千行百业 量子科技如何改变生活?什么是量子科技?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近年来大家常有的一句调侃,也让量子这个深奥的物理学概念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量子是描述微观世界基本物理量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也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究竟什么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是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等特性,来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应用。

量子计算机有何“超能力”?
2025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问世,刷新超导体系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量子计算机有什么“超能力”?在安徽合肥的数据产业园,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最新研发的量子计算机稳定性。

这个大家伙就是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白色罐体相当于它的CPU,旁边的大黑箱子则是用来提供信号的。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这台计算机这么庞大?因为它具有超强算力,处理特定任务这台量子计算机只需要10分钟,而同样的任务,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大概1.6万年,它的速度是整整快了4.5亿倍。

中电信量子集团量子计算高级研究员张鑫方表示,这台量子计算机,从核心处理器到大型稀释制冷机以及测控软硬件系统,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将量子计算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眼下,这台量子计算机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让更多人都能用上这样的超强算力。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量子产品团队总监毛潇筱表示,他们搭建了融合算力服务平台,可以在线使用量子计算机,可以为气象预测、生物化学,包括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提供量子计算的服务,未来使用量子计算可以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量子传感器如何助力医疗健康?
如果说量子计算是“最强大脑”,那量子测量就是感知微观世界的“慧眼”。您知道吗,量子传感器可以助力提升医学诊断能力,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是一个量子精密传感器,它并不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元器件,而是在针尖上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它只有0.5纳米大小,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有了它,就可以检测到以前测不出来的非常微弱的磁场。

这是一款量子传感器,它能够检测出比地磁场微弱100亿倍的磁场信号,现在已经用到了医学领域,能够更快更精准并且是无创地筛查心脏早期疾病。

国仪量子技术负责人许克标表示,过去5年,我们牢牢把握国家的战略方向,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实现了从前沿技术到产业应用的关键突破。未来5年,将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提高量子传感器在不同场景下的适配性,实现真正的规模化应用。保护通信安全 量子技术如何实现手机加密通话?
不仅“算得快”“看得清”,量子技术还能“守口如瓶”,保护我们的通信安全。比如,量子技术可以实现手机的加密通话,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这个手机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没什么两样,但是因为应用了量子技术,它可以实现加密通话。点击语音通话,这个界面显示是量子密话呼叫中,这就意味着正在通话的过程中,信号传输不会被窃取、不会被破译,而这背后则是依靠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生成的密钥,来保证通话的安全性。科大国盾项目总监周雷表示,他们实现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关键核心部件都进行了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更好地将量子通信技术服务于整个信息安全系统。多地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布局 竞逐未来赛道
量子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应用前景广阔。专家表示,当前,我国量子科技产业逐步迈入技术驱动和场景牵引“并行发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阶段。

近期,安徽省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方案发布,目标是在2027年前,推动1000个量子应用场景落地;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扩大到3000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在依托自身优势,加速构建差异化产业生态。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量子产品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