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言论暗藏三大意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算盘”?| 国际识局

中国新闻网2025-11-25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战略意图,暴露了其长期以来的政治野心,势必会给周边安全与稳定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

暗藏三大意图,谋强军扩武 固政治私利

高市错误言论背后,暗藏怎样的政治主张?

一是以“台湾有事”为逻辑起点,为日本成为“可战国”松绑。从2015年安倍晋三内阁强行通过《新安保法》以来,日本“专守防卫”政策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体自卫权被大幅度解禁。而高市此次所提及的“存亡危机事态”,也是该法案中的一个模糊法律概念。新安保法案的强行出台,旨在赋予日本自卫队更多行使武力的空间;而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论,则为日本真正突破军事限制、合法合理行使集体自卫权提供绝佳的政治借口。

高市早苗上台以来,在推进修宪议程、强化军事与安保等方面的步伐,明显加快。例如,近期,高市早苗在国会上,公开强调加快修宪的必要性。此外,高市还在积极探讨于2026年修订三份与安全相关的文件,包括计划删除“无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中的“不引进”原则,允许美军将核武器带入日本,以及大幅提高防卫费等内容。

多重迹象显示,在高市内阁的主导下,日本正进一步加快军事力量的扩张与重组进程。将“台湾有事”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相联动,被视为高市内阁推动“强军扩武”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一旦这一叙事获得国内政治共识,其将在法律、预算与战略框架层面,为日本突破传统安全政策边界提供关键的制度化契机。

二是在台海问题上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布局”,形成对华结构性压力。近年来,日本相关官方文件多次渲染“中国威胁论”,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渲染台海危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而日本相关智库也轮番模拟“台海冲突情境”,直言“台海情势恶化将直接威胁日本安全”等谬论。

为落实这一立场,高市政府积极推进《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核心文件的修订,强调拥有“反击能力”,并大幅增加国防预算,旨在获取能够覆盖中国大陆腹地的远程打击能力。而在军事部署上,近年来,日本自卫队在西南诸岛的部署加速,强化了陆上自卫队的导弹部队及电子战部队,使其具备在台海冲突中执行“反介入/区域阻绝”(简称,A2/AD)任务的能力。

高市早苗的相关表态已实质性突破日本长期以来对台海事务保持“战略模糊”的政策惯例,被普遍视作日本意在公开强化其在台海安全事务中角色的明确信号。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军力投射与协同能力的提升,更意味着日本正尝试将台海议题常态化、体系化地嵌入其国家防卫架构。此举将使日本在制度设计、作战规划和对美协同等方面,形成对华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结构性压力。

三是试图在日本国内层面争取保守派支持,稳固自身政治地位。在国内政治层面,高市早苗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论述,既非单纯出于外交安全考量,也深刻反映了其鲜明的意识形态诉求。借由突出对台议题的紧迫性,她主动与自民党内部的稳健派力量划出界线,将自身塑造成坚定主张强化防卫的“安全派”代表,从而为其政治人格与领导形象赋予强烈的“安全色彩”,以稳固其政治地位。

通过在公开场合强调“台湾有事”的可能性,她刻意营造一种“必须保持强硬路线”的政治氛围,使强硬对华、强化武力准备成为政治正确,从而压缩党内温和派的操作空间。这使台湾问题不再仅仅是外交议题,而是成为高市实施权力斗争的重要叙事工具。

暴露危险倾向:煽动危机 加剧地区紧张

高市错误言论造成何种影响?

首先,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冲击中日关系稳定大局。该言论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间的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同时,这种明确且露骨的挑衅言论,大大压缩了未来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保持灵活和“战略模糊”的空间,给未来台海局势的变化带来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其次,高市早苗的言论实际上是在煽动和助长危机,加剧了台海和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高市的错误言行并非偶然,而是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抬头和系统性右倾化的体现,反映了日本突破战后军事束缚、推动再军事化的危险倾向。中方对此的强烈回应,也是针对这种系统性右倾化的预警。高市此番错误言论使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是否真心坚持和平发展承诺、是否已与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产生强烈质疑和担忧。

此外,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高市早苗却在这一高度敏感的历史节点再次鼓吹“台湾有事”论,其危险言论不仅无视历史教训,也暴露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扩张的战略诉求,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自21世纪初以来,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动盟友“负担分摊”以及要求日本承担更多自身防务责任之后,日本的国防能力不仅在数量上扩张,更呈现出质的跃迁。从名义上的“响应美国要求”,逐渐演变为具有明显自主意图的防务强化路径。

针对日美关系,著名的“瓶盖论”长期以来指出,如果美国对日制衡能力削弱,日本可能借机突破同盟的结构约束,朝向更具独立性的战略自主路径迈进。当前日本防卫战略的深化,以及制度层面不断松动的再武装倾向,某种程度上正印证了这一理论担忧的现实化趋势。

此外,日本部分右翼力量的核心诉求并非单纯的对外强硬,而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驱动下的战略自主化倾向。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既排斥中国,也深刻警惕美国对日本的长期约束。高市早苗等人的危险言论反映的是右翼骨子里的“摆脱外部束缚、追求战略独立”的深层冲动。这种以意识形态驱动的战略自主化,不仅缺乏现实基础,也可能进一步将日本推向危险的政策误区。

从宏观历史演变和战后国际秩序稳定这一视角来看,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危险性不仅在于挑动台海局势,更在于为日本战略自主化、正当化提供政治动员,使日本更接近突破战后安全框架的临界点。这种变化不仅可能重塑亚太力量格局,也会对全球盟友体系、地区军备竞赛及战略稳定产生外溢影响。未来,若日本在强军扩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对台海局势的介入方式与力度可能发生质变,进而给地区安全的整体稳定性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

(作者高梓菁系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2025-11-25

错误言论暗藏三大意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算盘”?| 国际识局

2025-11-25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以链接全球?

2025-11-25

遇见不一样的雪域高原

2025-11-25

(走进中国乡村)天山脚下“冷资源”激活乡村“热经济”

2025-11-25

就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邻近的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武器,中方回应三个“绝不允许”!

2025-11-25

“冷”资源“热力四射”激活经济“热引擎” 百姓“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25-11-25

“爆款”“上头”!多维度观察 外贸凭借“硬核支撑”铺开全球贸易“网络”

2025-11-25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2025-11-25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竞逐未来赛道 解锁量子科技“超能力”点亮生活新图景

2025-11-25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25-11-25

以良品之心 传巴渝之韵——“梁平良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渝发布

2025-11-25

新疆南疆首个中型医疗无人机投入使用

2025-11-25

浙江湖州:深化城乡一体融合,加快绿色共富发展

2025-11-25

三江潮涌连江海 苏青携手十年兴

2025-11-25

云南红河:高原特色农业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劲引擎

2025-11-25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11-25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

2025-11-25

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为人的全面发展!投资于人再加力

2025-11-25

多颗卫星刷新宇宙认知!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布新成果

2025-11-25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计划于11月25日发射

2025-11-25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明强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2025-11-25

深圳口岸2025年以来通关人次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

2025-11-25

深江铁路致13死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11-25

赖清德当局迎合高市早苗涉台谬论遭台湾各界持续挞伐

2025-11-25

中央空管办加强规范低空管理系统建设

2025-11-25

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2026年年度预算

2025-11-24

日本东京发生车辆冲撞行人事件致11人死伤

2025-11-24

原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珍稀植物“寄生花”连续三年如期绽放

2025-11-24

新品“挑花眼”、首展首秀亮点频出 多样首发活动释放消费新潜力

2025-11-24

科技赋能传统 “文化+”活态传承“潮”出消费新活力

2025-11-24

量子计算领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催生数以百计应用场景落地

2025-11-24

文化中国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华夏儿女向着星辰大海逐光而行

2025-11-24

“全”释硬科技书写“中国答案” 空间科学领域成果多点突破、整体迸发

2025-11-24

10月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超40%

2025-11-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