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最近,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集中展示长三角文化产业整体形象,搭建长三角及中外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易平台。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及贵州、吉林等超过1500家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参展。多地博物院也纷纷带来了独具匠心的文创精品。



记者在现场发现,中药茶饮、中医问诊、非遗产品及传统文化体验等展位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其中包括扎染、花灯、刺绣、古法竹纸、缂丝等项目,无不体现出传统技艺与创新设计的完美融合。



参展商张鹏宇介绍,把剪纸还有一些传统元素融合到产品里,做出像醒狮、葫芦这一系列带有吉祥寓意的手工类DIY产品。同时,他们也做了一些更加新的工艺,利用棉纸实现香氛效果。单说这一款产品,每天零售达到100多个。


“科技赋能文化项目”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共有33个沉浸式项目亮相,各种新技术新体验纷纷登场。包括敦煌文化、秦朝咸阳宫廷、越剧昆曲古戏台等,观众不仅能沉浸式观察文物细节,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AR、VR看电影。

参展商袁俊表示,帮助更多文旅、文博的受众,能够在接受内容体验时,从观赏一直到沉浸体验,能够有很好的交互,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展会现场还发布了长三角畅游旅游护照,消费者凭证可以享受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马鞍山等多地景区畅游和演出演艺观赏,总权益项目超150项。数据显示,本届长三角文博会累计接待观众12万人次,意向交易与签约金额达1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