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云南勐腊县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巡护人员在野外巡护中,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寄生花”进入了开花期。这是当地连续第三年观测到这种珍稀寄生植物稳定生长。

在保护区山坡至半山坡的原始雨林中,猩红色花朵零星分布于林下腐殖层,直接从宿主扁担藤的根部萌出。作为我国大花草科唯一分布的物种,寄生花无茎、无根、无叶,不具备光合作用能力,完全依赖寄生于扁担藤根部获取生长所需养分,每年仅在9月至12月繁殖期开花。因其生活史特殊、行踪隐秘,在植物学界素有“植物幽灵”之称。

此次观测中,巡护人员按规范对寄生花的分布点位、生长状态及宿主健康情况进行核查。结果显示,部分分布点位与往年重合,开花个体状态稳定,观测区域无人工采伐、踩踏等干扰痕迹,宿主扁担藤生长态势良好。

云南勐腊县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陈萌介绍,他们连续三年在勐腊县自然保护区董棕堡片区监测到寄生花稳定开花,这客观反映出这片原始林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原生境条件稳定,符合其生存繁殖需求。

据了解,寄生花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稳定出现,既得益于当地原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观测保护措施。

寄生花在国内仅分布在西藏墨脱和云南南部,种群数量稀少。目前,全球尚无成功迁地保护或人工培育的成熟技术,就地保护成为维持其种群延续的关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