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颗卫星刷新宇宙认知!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布新成果

新华社2025-11-25

“悟空”“慧眼”“怀柔一号”“夸父一号”和“天关”卫星进展如何?我国空间科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11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北京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科学突破。

图为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我国空间科学呈现多点突破发展态势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自2011年启动实施,已成功研制并发射“悟空”号、实践十号、“墨子号”、“慧眼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和“天关”卫星等8项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乃至世界首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作为我国首个系统性支持空间科学研究的计划,该专项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

15年来,专项集中体现了科学研究不断向“四极”方向的拓展与深化:极宏观方面,绘制出国际首个X射线全天天图;极微观方面,获得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精确的宇宙射线电子、质子、氦核和硼核能谱精细结构;极端条件方面,首次直接测量到宇宙最强磁场,探测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极综合交叉方面,实现了科学、技术、工程的高度融合发展。

在取得科学突破的同时,专项也带动了尖端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的新型任务体制,培养出一批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涌现出众多勇挑重担的青年科研骨干。

专项还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微笑”卫星是中国科学院和欧洲空间局首次进行任务级全方位、全周期的深度合作项目。“天关”卫星由中方主导,欧空局、德国和法国共同参与,是欧空局首次以“机遇任务”的方式参与中国空间科学任务。

“慧眼号”在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天体研究取得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5大科学卫星取得新发现

“天关”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介绍,“天关”卫星发现新型X射线暂现源EP241021a,为理解这类神秘暂现天体提供关键线索;探测到银河系内X射线暗弱爆发EP240904a,为发现恒星级黑洞开辟新途径;首次探测到的暂现源EP240801a,对传统伽马暴分类提出了挑战。

“慧眼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介绍,“慧眼号”在地球大气层的密度测量、银河系内黑洞吸积爆发的耀发机制、吸积毫秒脉冲星的辐射机制和表面磁场、中子星表面核燃烧的点火位置、最亮伽马射线暴的最小光变时标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怀柔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熊少林介绍,“怀柔一号”发现致密星并合产生的伽马暴中存在新的子类型,拓展了人们对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认知;揭示全新的磁陀星爆发模式,对理解其爆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现一组独特的周期性粒子沉降事件,深化了对近地轨道空间辐射环境的认识。

“悟空”号首席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范一中介绍,“悟空”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 TeV/n以上能区次级宇宙线硼能谱的精确测量,以8倍标准偏差高置信度发现其变硬结构。硼能谱指数变化幅度是质子、氦核等初级宇宙线能谱指数变化幅度的两倍,表明其变硬可能源于传播效应,这对揭示宇宙射线传播机制有重要意义。

“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苏杨介绍,“夸父一号”观测发现,高能C级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的关联率远低于预期值及传统模型,在127例高能C级耀斑中,仅有5例伴随有日冕物质抛射,且均为喷流产生的窄日冕物质抛射。这为破解太阳爆发机制和高能粒子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怀柔一号”在探测遥远宇宙天体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持续布局前沿任务

面向未来,聚焦宇宙起源、空间天气起源、生命起源等重大前沿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十五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包含“鸿蒙计划”“夸父二号”等在内的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力争在宇宙黑暗时代、太阳磁活动周、系外类地行星探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王赤表示,通过这些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扎实推进,中国空间科学将持续产出更多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标志性贡献。(记者胡喆)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2025-11-25

错误言论暗藏三大意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算盘”?| 国际识局

2025-11-25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以链接全球?

2025-11-25

遇见不一样的雪域高原

2025-11-25

(走进中国乡村)天山脚下“冷资源”激活乡村“热经济”

2025-11-25

就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邻近的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武器,中方回应三个“绝不允许”!

2025-11-25

“冷”资源“热力四射”激活经济“热引擎” 百姓“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25-11-25

“爆款”“上头”!多维度观察 外贸凭借“硬核支撑”铺开全球贸易“网络”

2025-11-25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2025-11-25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竞逐未来赛道 解锁量子科技“超能力”点亮生活新图景

2025-11-25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25-11-25

以良品之心 传巴渝之韵——“梁平良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渝发布

2025-11-25

新疆南疆首个中型医疗无人机投入使用

2025-11-25

浙江湖州:深化城乡一体融合,加快绿色共富发展

2025-11-25

三江潮涌连江海 苏青携手十年兴

2025-11-25

云南红河:高原特色农业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劲引擎

2025-11-25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11-25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

2025-11-25

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为人的全面发展!投资于人再加力

2025-11-25

多颗卫星刷新宇宙认知!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布新成果

2025-11-25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计划于11月25日发射

2025-11-25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明强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2025-11-25

深圳口岸2025年以来通关人次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

2025-11-25

深江铁路致13死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11-25

赖清德当局迎合高市早苗涉台谬论遭台湾各界持续挞伐

2025-11-25

中央空管办加强规范低空管理系统建设

2025-11-25

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2026年年度预算

2025-11-24

日本东京发生车辆冲撞行人事件致11人死伤

2025-11-24

原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珍稀植物“寄生花”连续三年如期绽放

2025-11-24

新品“挑花眼”、首展首秀亮点频出 多样首发活动释放消费新潜力

2025-11-24

科技赋能传统 “文化+”活态传承“潮”出消费新活力

2025-11-24

量子计算领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催生数以百计应用场景落地

2025-11-24

文化中国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华夏儿女向着星辰大海逐光而行

2025-11-24

“全”释硬科技书写“中国答案” 空间科学领域成果多点突破、整体迸发

2025-11-24

10月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超40%

2025-11-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