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深化城乡一体融合,加快绿色共富发展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11-25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工作部署,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的先发优势,坚持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龙头,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关键小事入手,走出了以青年入乡发展、“5+5”全链提升、乡村组团运营、“两入股三收益”、“强村计划”等“五大路径”为核心的绿色共富之路。

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推进城乡一体融合

湖州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作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纲”和“领”。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同步推进,将美丽城市、美丽镇街、美丽乡村一体打造,实现了在“好风景”里孕育“新经济”的精彩蝶变。连续11年获五水共治“大禹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实现10连升。

湖州始终把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作为城乡一体融合的“船”和“桥”。将“千万工程”作为城乡融合的“龙头工程”,从200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到2015年主导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再到2019年湖州全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千万工程”的先发优势引领城乡一体融合的发展态势。

湖州始终把缩小城乡、地区和收入“三大差距”作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时”和“势”。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核心要义,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将共富攻坚行动纳入全市中心工作整体部署,在全省缩差共富的大格局中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湖州绿色样本”。2024年,湖州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53、地区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1.25,成为全国发展最均衡的地区之一。

二、创新打法、绿色共富,持续迭代深化“五大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宜居宜业良好环境,为青年入乡发展夯实了基础。聚焦“青年入乡发展首选地”,在全省率先实施青年入乡发展“520”行动,成立全国首个青年入乡发展学院、启动全国首部青年入乡发展地方立法、运营全省首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2019年以来,全市共吸引青年就业创业近40万人,其中留乡从业乡村人才达4万人,占比10%,吸引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到乡村创业创新和发展生活。

青年入乡发展推动了城乡要素重构,也带动了湖州乡村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系统打造了湖州湖羊等5条传统优势产业链和现代种业等5条新兴产业链的“5+5”全链发展产业格局,推动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连续6年居全省前二。

以产村融合为切入口推进乡村运营,率先开展跨村域美丽乡村组团联建联营。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乡村有形和无形资产、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重组、优化,探索出多村联合、产村融合、运营聚合的发展模式,以每年建设10个左右美丽乡村样板片区的速度,共推进了49个市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设,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乡村运营地市级地方标准,全市乡村运营的村占比已达62.26%。

创新“两入股三收益”农民共富新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了农户和村集体以资产、资源入股,实现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共富模式,创新出“叶子”变“票子”、“农民”变“股民”的利益共享路径,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34803元提高到2024年的50797元,年均增长7.86%。

迭代深化“强村”组合拳,持续推动农民、集体“双增收”。湖州从2008年开始共实施6轮“强村计划”,因地制宜推行“强村十法”,先后消除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10万元、15万元、3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2021年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2024年底,全市村均经营性收入205.96万元,同比增长6.84%;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95%以上。

三、系统集成、一体推进,绿色共富模式的经验启示

系统谋划、集成突破是前提。湖州把“五大路径”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打造,“一体五面”统筹推进青年入乡、全产业链、组团运营、共富联结、强村计划,形成了青年和乡村共进、主体和群众共赢、建设和运营共生、政府和市场共行的集成效应。

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是主线。湖州着眼于共富一盘棋、牵住牛鼻子,坚持以“千万工程”为核心,每年以市委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一个乡村振兴的综合性政策,推动“千万工程”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深化。特别是在2025年市委一号文件中明确“五大路径”共同形成的湖州“千万工程”核心矩阵,为湖州绿色共富聚力突破锚定了关键。

生态优先、绿色共富是根本。缩小收入差距的重点在农村领域、难点在低收入群体。湖州充分运用生态转化重要理念,穿透性落实在“五大路径”的全过程各阶段,加快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源源不断把“生态红利”变成“民生福利”,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青年引领、创新发展是动力。湖州以青年入乡发展模式为引领推进“五大路径”,在产业驱动、平台支撑、政策保障、服务配套等方面打出了一站式“组合拳”,让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格局。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是保障。湖州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缩小“三大差距”工作统筹机制,市委书记领衔缩小“三大差距”年度课题,通过深改委会议定期研究“五大路径”改革情况,开展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缩差共富话语体系、工作方式和推进机制。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英媒:美国的制度性选择让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2025-11-25

错误言论暗藏三大意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算盘”?| 国际识局

2025-11-25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以链接全球?

2025-11-25

遇见不一样的雪域高原

2025-11-25

(走进中国乡村)天山脚下“冷资源”激活乡村“热经济”

2025-11-25

就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邻近的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武器,中方回应三个“绝不允许”!

2025-11-25

“冷”资源“热力四射”激活经济“热引擎” 百姓“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25-11-25

“爆款”“上头”!多维度观察 外贸凭借“硬核支撑”铺开全球贸易“网络”

2025-11-25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2025-11-25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竞逐未来赛道 解锁量子科技“超能力”点亮生活新图景

2025-11-25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25-11-25

以良品之心 传巴渝之韵——“梁平良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渝发布

2025-11-25

新疆南疆首个中型医疗无人机投入使用

2025-11-25

浙江湖州:深化城乡一体融合,加快绿色共富发展

2025-11-25

三江潮涌连江海 苏青携手十年兴

2025-11-25

云南红河:高原特色农业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劲引擎

2025-11-25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11-25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丨求真的象牙塔容不下“学术南郭”

2025-11-25

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为人的全面发展!投资于人再加力

2025-11-25

多颗卫星刷新宇宙认知!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布新成果

2025-11-25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计划于11月25日发射

2025-11-25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明强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2025-11-25

深圳口岸2025年以来通关人次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

2025-11-25

深江铁路致13死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11-25

赖清德当局迎合高市早苗涉台谬论遭台湾各界持续挞伐

2025-11-25

中央空管办加强规范低空管理系统建设

2025-11-25

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2026年年度预算

2025-11-24

日本东京发生车辆冲撞行人事件致11人死伤

2025-11-24

原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珍稀植物“寄生花”连续三年如期绽放

2025-11-24

新品“挑花眼”、首展首秀亮点频出 多样首发活动释放消费新潜力

2025-11-24

科技赋能传统 “文化+”活态传承“潮”出消费新活力

2025-11-24

量子计算领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催生数以百计应用场景落地

2025-11-24

文化中国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华夏儿女向着星辰大海逐光而行

2025-11-24

“全”释硬科技书写“中国答案” 空间科学领域成果多点突破、整体迸发

2025-11-24

10月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超40%

2025-11-2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