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江西省水稻提质增产示范试验现场验收交流会在江西省鄱阳县举行。由中国水稻所、江西省植保 植检站、江西省农科院等组成的专家组对位于鄱阳县珠湖农场的示范试验田再生稻头季进行了实打实收测产。通过测量面积、机器收割、去除水分、测量产量等环节,验收结果显示,示范试验田比常规管理区的水稻(折合干谷)每亩增产214.4斤,增产率20.02%,增产效果显著。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同时验证先进的农药械综合技术在水稻单产提升上的作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江西省鄱阳县安排开展了“芸乐收”在水稻提单产、提品质上使用效果的大面积示范试验。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对守住“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再生稻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创新性、高效性稻作方式,是南方地区利用光热资源“多蓄一茬稻、多收一季粮”的重要措施,具有增粮增效、节工节本的综合效益。
此次示范试验的产品“芸乐收”是一种由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集成技术组合而成的提质增产剂,主要作用是壮苗、抗病、抗逆,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周云峰副局长介绍,对比常规用药,试验田分别在5月11日(水稻分蘖期)、6月18日(水稻孕穗期)期、7月11日(水稻齐穗期)施用了三次“芸乐收”。专家组深入田间实地查看,在同田、同种、同播、同肥、同管的条件下,试验田水稻穗长粒多,谷粒饱满,不仅产量提升,而且品质也优于常规用药。
专家组认为,使用对植物健康作用具有促进作用的绿色农药,不仅能够增强水稻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而且能够提升稻米品质,提高水稻出米率,从而形成作物增产提质、种粮效益增加的综合效果,对推动粮食作物大面积提升单产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