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警方昨日(11日)公布,拘捕一名63歲無業男子,因曾在超級市場遭不禮貌對待,涉由去年9月起在多間超市內將尿液加入可樂及七喜樽裝汽水,再放回超市貨架作報復,一名9歲男童因購買「加尿」可樂不適入院而揭發事件。食品創新科技中心項目總監方麗影今日(12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尿液是人類的排泄物,如果是健康正常人士的尿液,主要成份是水分、尿酸、電解的多餘廢物或微量代謝物;但若是患有疾病人士,尿液中可能會含有病毒或殘留藥物,對身體會造成污染;「蛋白尿、糖尿甚麼都有,很嚴重、有細菌...」。
方麗影形容,事件十分噁心,是不道德行為,提醒市民購買樽裝飲品時可留意樽蓋是否有曾被開封過痕跡,若覺得「鬆一啲,散一啲,冇啪一聲嘅感覺」,就要立刻停止飲用。她提醒,市民如果誤飲含尿液的飲品,應即時飲用大量清水,建議飲用1公升以上,盡快將污染物排出體外;「趕緊飲一杯水,250毫升,飲完一杯休息下,再飲一杯250毫升,立刻去廁所,排得多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