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拥有84年历史的三级公立医院,即将在8月16日结束其儿科和妇产科业务使命。
多家医院儿科、妇产科停诊整合
近日,四川乐山夹江县人民医院发布关于儿科、妇产科(门诊、住院部)停止接诊的公告。公告称,自2025年8月16日起,夹江县人民医院儿科、妇产科(门诊、住院部)将停止接诊。需就诊的市民朋友请前往夹江县妇女儿童医院。
夹江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其儿科成立于1980年,实际开放床位52张;妇产科是四川大学华西医联体相关科室,疑难、危重病人在检查诊断治疗上可以直接和华西二院会诊。
不过,妇产、儿科并非夹江县人民医院优势学科,或许通过此次剥离,医院未来能够集中资源、人才和精力,进一步做强做精普外科、神经外科和康复医学科等核心专科。
在运营成本增加、同质化竞争严重、人口结构转型期等多重压力下,不少医院都在选择“另谋出路”。
此前,四川就有相同的重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动作,南充仪陇县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妇产和儿科科室整合到县妇幼保健院新政院区。还有将有限资源向自身更具优势的领域倾斜,不在非核心业务上继续维持,如2024年10月,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停止了助产技术服务(建档、产检、中期引产、分娩)与产前筛查技术服务项目。
公立医院的调整多以“整合”和“暂停”为主,而民营相关医院则面临更为严重的市场考验。8月6日,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注销荆州江京妇科医院的公告;新长安妇产医院、曲江妇产医院等一批妇产医院也走向了破产清算之路。
IQVIA艾昆纬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民营医院存续登记2.65万家,数量已超公立医院。妇产是民营医院特定医疗服务科目之一,但在当下如果定位不清、竞争力不足,面临的前路可能颇为坎坷。
业绩承压的科室/医院“自救”
夹江县人民医院并非仅简单关闭儿科和妇产科,此事被纳入夹江县政府主导的2024年重点民生工程。新组建的妇女儿童医院将夹江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原妇计中心三家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全部整合,预计在8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
夹江县区域专科服务效能方面将大幅提升。据了解,妇女儿童医院规划床位300张,首期将开放160张,配备GE和飞利浦四维彩超、三维断层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高端辐射保暖台及婴儿培养箱等先进设备。覆盖生殖、妊娠、分娩、新生儿、儿童生长发育、妇女保健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学科体系。
在政府主导资源整合之外,部分公立医院也通过自身转型实现服务升级,包括加强热门科室建设、科室合并或转岗。
今年5月,上海市江湾医院新院正式运行,江湾医院原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内、外、妇、儿等常规临床科室。此次新院区启用后,医院明确在保留原有综合诊疗功能的基础上,强化康复能力布局。
有网友表示,还有医院将妇科、产科、儿科三个科室合并为一个科室,命名为“妇产儿科”,共用一个护理单元。政策层面,有的省份也给医院指明了方向,湖南省卫健委提出,鉴于当下及未来部分产科儿科医生出现人员过剩、急需转型换岗的局面,需强化培训与就业帮扶举措,助力产科儿科医生完成岗位转换。
民营医院则在探索延伸服务链的模式。
圣托妇女儿童医院2025年上半年迎接了829个新生儿,预计全年新生儿出生数量将创建院以来历史新高。能够满足产妇从病房、产房到月子中心、产后康复、美容塑形服务等多元化产康需求,这使得其净推荐值高达84.69%。
同样,民营“明星”医院北京和睦家与月子行业领导品牌巍阁也展开了合作,推出“7天医院+28天月子”模式,结合医疗康复与专业护理,解决高龄产妇、高危妊娠等复杂需求。
2023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支持建立“开放共享”的医疗资源中心和信息平台。从这几年各地动作看,“共建共享”正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