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革命深刻重塑人類社會發展軌跡。在此背景下,哲學的批判性思維與前瞻視野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與智慧啟迪。由香港哲學研究院、紫荊文化集團聯合《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星島日報》、《香港商報》共同主辦的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今日盛大開幕,吸引逾百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與社會賢達齊聚香江,打造立足香港、面向全球的高端哲學交流平台。
本屆論壇以「貫通東西哲學傳統,推動思想深度對話」為宗旨,聚焦「同一與差異:世界經驗的重建——多元視角下的哲學創新與融合」等前沿議題,匯聚全球哲學界權威學者與新銳思想家,通過多元視角深入剖析當代哲學面臨的挑戰,共同探索文明互鑑的新路徑。不僅搭建起全球哲學研究的跨文化對話橋樑,更以深厚的學術底蘊與開放包容的姿態,助力香港提升在全球人文社科領域的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使香港成為促進東西方哲學智慧交融的重要樞紐。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時表示,哲學教導理性地梳理複雜問題:「當面對爭議時,哲學訓練我們分辨事實與觀點;遭遇困境時,哲學啟發我們多角度審視問題的本質。這種理性思考的能力,正是構建個人價值觀的基石。」他更強調哲學為社會凝聚共識提供重要的支撐,在價值觀日益多元的時代,哲學對話引導大眾以邏輯取代偏激,以同理心理解差異,通過探討倫理、權利與責任等根本問題,共同尋求社會發展的平衡點,為香港建設更包容、更具前瞻性的未來奠定思想基礎。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論壇共同主席許正中致辭時進一步提到,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重塑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及價值體系。在此變革浪潮下,哲學應當發揮引領作用,幫助人們理性認知技術的本質與邊界,聚焦隱私權保障、數據安全管理、演算法公正性等關鍵倫理議題,為科技發展提供道德指引與規範框架;同時更需探索在數位時代如何培育公民的批判思考能力、創新思維素養及人文關懷精神,確保技術進步始終以增進人類福祉為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