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地服务”到“特殊病照护” AI赋能参保人员“智”享长护险

央视网2025-11-23

央视网消息:在近期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当前,各地正积极推进长护险试点,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

上午9时,专业护理人员马玲如约来到台州椒江区潘女士家,为她脑瘫女儿开展专业护理。

在服务过程中,马玲严格按政策清单执行,依次完成生命体征监测、洗发、关节活动等六项专业护理。为保障服务质量,当地长护险主承保机构构建了全流程质控体系,通过AI赋能实现服务全程可视化、可追溯。

人保财险台州市椒江支公司总经理陈高洋介绍,借助数字化平台,让护理质量和风险预警能得到精准保障,既能让家属放心,也能让失能患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好服务。

在1小时护理服务期间,系统实时采集数据,结合AI智能识别与远程视频飞检机制,有效提升监管效率与服务标准化水平。

专业护理人员马玲表示,要保证用户满满1个小时得到服务,对他们要尽到职责。

AI赋能的智能监管模式确保了长护险服务的专业与可靠,让家属潘女士相当放心。女儿自10月被评估为重度失能后,每月均由长护险基金支付费用,享受定期专业护理。

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居民潘叶青表示,每个月25次,一天一小时。他们经过专门培训就是专业,这个长护险给他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小保费”撬动“大保障”

在全国,像潘女士这样的政策受益者还有很多。因此,长期护理保险也被称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保险种之后的“第六险”。哪些人群能够享受这项保险政策?

从参保范围来看,各城市间存在差异。部分城市覆盖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有的城市已经覆盖所有城乡参保人员。还有一些地方明确,对于试点前就已重度失能的人员,只要通过评估,无需缴费也能享受长护险政策。

以浙江台州为例,台州将参加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或因年老失能,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员,都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台州市椒江区医保局副局长陈吉卫介绍,目前,椒江区已经实现“参保即享长护险”机制,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年90元,分职工医保和城乡医保两种。其中,职工医保个人缴纳45元,政府统筹基金划转承担45元;城乡医保个人缴纳30元,政府财政承担60元;18周岁以下免缴,这笔90元不再另外收费。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自2016年起在15个城市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0年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覆盖参保群众近1.9亿人,支出超过85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所支付的费用。长护险推进步伐明显加快

2025年以来,我国长护险推进步伐明显加快。从“异地服务”到“特殊病照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加速在全国多地落地创新实践。实现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

为扩大保障范围,从2025年9月1日起,浙江正式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目前,杭州、湖州、台州等多个城市的参保人在浙江省内异地居住时,也可以申请长护险服务。

常住台州椒江的94岁湖州籍老人王存来,因失能失智卧床,刚刚申请了台州长护险,每周享有6次共25小时的专业上门服务。

陈吉卫介绍,在这个待遇享受之前,所有的评估和相关程序都是一模一样的,实现了掌上办、不用跑,最后待遇支付结算实现了异地无障碍结算。“家庭护理员”获长护险补贴支持

对于一些特殊护理需求,各地也在积极试点长护险服务模式。在江苏宜兴,吴老伯家13岁的孙女患有先天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生活无法自理,被称为“蝴蝶宝宝”。孩子父母白天上班,请不到这种疾病专业的护理员。吴老伯夫妻俩自学专业护理知识后,成为了孩子全天候护理员,因此申请到了长护险社区居家护理补贴。动态评估机制:确保资源精准匹配失能需求

此外,为确保资源精准滴灌,各地都建立了规范的失能等级评估机制,确定失能等级,并根据最新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长护险服务标准。

平安产险无锡分公司长护险项目负责人洪天介绍,评估出来会有一个相应的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长护险待遇。他们也会定期的到失能人员家里去看一下情况,失能是否有好转或者有恶化,同时也相应调整待遇标准。

2025年9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政策,提出要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让更多失能失智老人享受照护服务。

美乌瑞士会谈在即 各方立场分歧明显

2025-11-23

英国确认将于2027年主办G20峰会

2025-11-23

香港街馬|跑手斥安排混亂覓行李如「大海撈針」 大會:系統故障

2025-11-23

明日抵達!頭茬供港草莓已在途中

2025-11-23

立法會選舉|民建聯造勢大會氣勢如虹 為26位候選人全力衝刺

2025-11-23

立法會選舉|群星籲12.7齊投票 為香港發展打拚

2025-11-23

观察·从纸质书拓展至“内容+服务” 多元业态让文学以多样形态触达受众

2025-11-23

“中国游+中国购”掀热潮 “利好举措+优化体验”服务外国游客解锁多彩中国

2025-11-23

国图举办《中国记事(1912—1928)》新书分享会

2025-11-23

告别人眼检测 “5G+机器视觉系统”来袭

2025-11-23

透过重大工程拼图看经济发展澎湃“硬核”动力 百姓幸福生活

2025-11-23

33.78亿吨、3%,创新高!铁路货运“大动脉”畅通有力 成绩单“含金量”足

2025-11-23

区域能源交通向“绿”向“新” 多视角“数”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新成效

2025-11-23

破解运力紧张 黑土地秋粮运输按下“加速键”

2025-11-23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2025-11-23

资源直达基层 住建部: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2025-11-23

韧性、创新、稳定、开放 国内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2025-11-23

适用多少国家?是否有施行期限?单方面免签政策常见问题解答

2025-11-23

韧性、创新、稳定、开放等成中国经济关键词

2025-11-23

“数据+”“跨界+” 观察·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2025-11-23

影响力、规模化、提产能、降成本 透过关键词解码“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2025-11-23

中国经济增长科创“引擎”动力足 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形成独有“加速度”

2025-11-23

外资看好!中国产业发展新亮点频出 新消费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动能

2025-11-23

安全提醒:驻留刚果(金)东部地区中国公民应立即撤离

2025-11-23

国际奥委会主席访华!新机“育”,来了→

2025-11-23

学习·知行丨历年“G20时刻” 习近平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2025-11-23

智慧运输!创新“组合拳”保障粮食运输“大动脉”智能、绿色、高效

2025-11-23

多轮驱动发力,1.5万亿元!低空经济增长强劲 向“规模化落地”跨越

2025-11-23

从“异地服务”到“特殊病照护” AI赋能参保人员“智”享长护险

2025-11-23

创新服务做好百姓有感“关键小事” 数据“畅”流支撑基层治理“智慧引擎”

2025-11-23

舌尖带动脚尖!“美食+”跨界出圈催生新消费 撬动文旅新增长点

2025-11-23

人气旺、消费热!“文学IP”创新表达尽显“年轻”姿态 燃动经济“新”热力

2025-11-23

视频丨再+1!西安—布达佩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顺利发车

2025-11-23

视频丨公积金轻松抵房租 新市民体会“北京温度”

2025-11-23

新雪季开启!影像见证中国滑雪“华丽转身”

2025-11-23

四川达州:只进一扇门 巧解万家忧

202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