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邵淑芬)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出席「香港海運周2025」暨「2025世界航商大會」開幕式時表示,地緣政治分歧、技術顛覆和氣候變化正在重塑海運業。在這個深刻而複雜的變革時代,香港作為穩定、可靠和充滿活力的海運樞紐,其重要性前所未有。
李家超表示,香港連續第六年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四,這證明了香港的優勢,體現在港口基礎設施、海事服務,以及整體運營環境,亦是1200多家港口及海事相關公司的所在地。他指出,國際海事組織提出的《淨零框架》旨在實現碳中和,目標是國際航運業在2050年左右實現,而香港決心走在最前沿,成為首屈一指的綠色船舶燃料加注中心。
他透露,自特區政府一年前發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以來,香港已經實現了常規商業液化天然氣和生物柴油加注,香港願景是成為全球綠色船舶燃料貿易的中心。他表示,香港靠近內地,而內地是全球最大的綠色船舶燃料生產國,這是香港的關鍵優勢。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於同一場合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經濟復甦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上美國「301條款」調查等政策,對全球供應鏈與航運業構成挑戰。他強調,必須打破區域壁壘,推動全球協作,以實現自由貿易與經濟增長。
梁振英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維護全球航運系統的穩定與韌性,避免市場分割;二是擁抱科技創新,善用數據與綠色能源等技術,強化行業智能化發展;三是促進航運服務整合,加強航運金融、法律及管理等服務,推動香港與內地產業鏈結合,提升高增值服務能力。
他指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具備「一國兩制」優勢、開放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律服務,吸引多家國際海事機構落戶。他呼籲各界攜手應對變局,共同建設穩定、高效、可持續的全球航運未來。
責任編輯: 梁存希
0 已點過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