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奏响双城共鸣曲:“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串联沪港双城记忆

艺术中国2025-11-17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25年11月15日,“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幕。两位来自中国香港的文化先锋携70余组跨越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作品集中亮相,作品涵盖设计、绘画、装置与日常器物等形式。展览以“浪奔浪流”为文化意象,串联黄浦江与维多利亚港的“水流共生”隐喻,在沪港双城之间搭建起艺术对话的桥梁,为上海观众带来一场兼具地域情感与美学深度的艺术体验。

展览现场

以“浪”为引,串联双城记忆与艺术表达

此次展览以香港知名词人黄霑《上海滩》歌词中的三个片语为灵感,梳理出三大展陈篇章:“永不休”“有未有”“百千浪”,每一部分都暗藏对沪港文化联结与艺术初心的深度诠释,让“浪奔浪流”从抽象意象转化为可触摸的视觉叙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永不休”篇章聚焦两位艺术家跨越数十年的创作轨迹与坚守,如陈幼坚的《中学民歌合唱团》旧照、欧阳应霁的《从来跨界》旧照等,串联起他们以艺术回应时代、突破边界的“向前意志”;“有未有”篇章以私人收藏与家族旧物为媒介,如陈幼坚的“上海美女”海报收藏、欧阳应霁的《不断不舍不离——陪伴我长大的这一切》等,重构沪港双城的文化记忆。“百千浪”篇章则通过艺术创作对沪港双城景观进行观察与再造,如陈幼坚的《夜上海/夜香港》、欧阳应霁《图腾都会》等,挖掘两座城市的视觉共鸣。这些作品以多元媒介为载体,以“双城记忆”与“日常美学”为核心,既展现两位艺术家细腻的创作质感,更传递对“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共通”的深层思考,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在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

展览现场

双城文化的“摆渡人”与“记录者”

陈幼坚始终以“东情西韵”为核心创作理念,用细腻的视觉语言传递对文化与生活的深度思考。他的创作不拘泥于单一媒介:从陈幼坚过去55年的广告、设计、品牌塑造到艺术创作、个人文档与收藏,以及精选香港与上海双城对话的录像与访问片段,合共超过30个单元之展品,以全新方式编排展出,呈现陈幼坚创作的丰富面向。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其中包括首次展出青年时期的素描手稿、70年代任职广告公司的作品、80年代为中国香港流行音乐唱片设置的封套、90年代首次在日本个展的海报、到近期跨越商业与视觉艺术的创作。

展览现场

在陈幼坚的创作中,文化传承与生活感知始终紧密相连。他擅长从老物件、旧记忆中汲取灵感,无论是珍藏的“上海美女”海报,还是记录青春的《中学民歌合唱团》旧照,都成为他解读文化脉络的钥匙;而2023年创作的丙烯作品《17岁的我》,则以浓烈色彩回望青春,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融入画面,让艺术既扎根于文化土壤,又充满对生活的热忱。这种“以文化为骨、以生活为魂”的创作风格,让他的作品既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成为连接沪港乃至东西方美学的重要纽带。

展览现场

欧阳应霁以“打破边界”的跨界创作著称,在漫画、文字、装置、影像等领域自由穿梭,始终秉持“日常即艺术”的创作理念,将生活中的饮食、家居、器物转化为富有温度的艺术表达。2025年的《天天厨房》系列用玻璃钢雕塑与瓦楞纸绘画,构建出充满童趣的饮食宇宙;《家是心之所安》装置则以床褥、书籍等日常材料堆砌出“家”的意象,记录三十多年对家居与亲情的思考,二者共同诠释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深层内涵。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地域记忆与人文关怀是欧阳应霁创作的另一核心。他擅长从家族故事与双城生活中挖掘素材,2025年的《香港味道》将父亲的街头速写与自己的饮食随笔并置,让“香港味道”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上海摇篮曲》装置则以泛黄老照片串联母亲辈的上海童年,在光影中传递跨地域的情感联结。此外,他的《图腾都会》雕塑、《天下无有不散筵席?》装置等作品,又以艺术化的视角重构沪港都市景观,既展现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也暗含对人文情感的珍视,让观众在作品中既能看到双城的美学共振,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力量。

展览现场

以“共时叙事”搭建跨文化对话场

此次展览由策展人方小龙博士策划,在他看来,“浪奔浪流”不仅是展览主题,更是跨地域对话的“文化密码”——黄浦江与维多利亚港的“水流”意象,既象征沪港双城在地理与历史上的紧密联结,也暗合两位艺术家“破界而不越界”的创作态度。因此,他在展览排布上特意平衡“地域辨识度”与“美学共通性”:将陈幼坚《夜上海/夜香港》的双城摄影与欧阳应霁《天下无有不散筵席?》的霓虹装置相邻陈列,让“城市光影”与“烟火记忆”形成对话;在空间设计上,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移步换景”的逻辑,通过灯光、动线的巧妙设计,让观众在“永不休”“有未有”“百千浪”的篇章转换中,自然感受沪港文化的交融与艺术表达的碰撞。

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还特别邀请EchoLink林克乐队创作主题曲《潮回・潮晖》,在开幕式现场以新古典电子风格重新演绎《上海滩》,让古典与电子声响交织,为展览的叙事增添听觉维度,共同揭开“浪奔·浪流”的展览序幕。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久事美术馆、陈幼坚设计公司、方小龙工作室共同主办,久事文传及上海圆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展览自2025年11月15日起对公众开放,持续展出至2026年2月1日。(供稿:上海久事美术馆)

(有片)十五運︱港隊林立信無緣入圍19日個人障礙賽:期待在亞錦賽奪牌

2025-11-17

(有片)TVB演員姚亦澧長沙街頭賣咖啡:是「再就業」,也是新生活!

2025-11-17

(有片) 屯門無業漢毀選舉旗幟今日提堂 需索取精神報告下月再訊

2025-11-17

IVE畢業生研AI香薰機守護道路安全 智能偵測疲勞駕駛 獲的士旅巴公司試用

2025-11-17

直播 | 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功能組別醫療衞生界)

2025-11-17

見疑即報│元朗兩男手持木棍徘徊 警截車拉人涉藏攻擊性武器

2025-11-17

(有片)十五運|港隊賴楨敏零罰分完賽:努力爭取獎牌

2025-11-17

英華書院中一入學簡介會熱烈反響 逾1500人參與及申請期詳解

2025-11-17

十五運︱伍家朗羽球男單鏖戰三局止步八強 全運會打足9場無遺憾

2025-11-17

(有片)十五運︱末局狂追3分險造逆轉!香港棒球隊惜敗 熱血拚搏雖敗猶榮

2025-11-17

觀塘過路婦捱客貨車撞 受傷送院

2025-11-17

菲籍婦大鬧鴨寮街公廁 涉毀告示牌兼藏兩鎅刀被捕

2025-11-17

(多圖)恒生大學慶建校45周年 成立檔案組與校史廊展現辦學歷程

2025-11-17

李家超:香港決心成為全球綠色航運燃料樞紐

2025-11-17

冷鋒殺到風寒效應 周三得14度 協會倡長者「洋蔥式」穿衣保暖

2025-11-17

印度多名朝觐者在沙特遭遇车祸死亡

2025-11-17

印度与美国签署220万吨液化石油气采购协议

2025-11-17

韩国海军暂停与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搜救演习

2025-11-17

印尼中爪哇省芝拉扎县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16人

2025-11-17

俄逮捕一名涉嫌向乌武装部队提供资金支持的人员

2025-11-17

寒潮来袭 多地农业部门全力做好粮食抢收和防寒保暖工作

2025-11-17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2025-11-17

打造“暖心房” 开启新生活 多元保障措施落地落实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2025-11-17

我国牵头的首个武术培训ISO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2025-11-17

“码”上报案、“一站式”办案 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机关多举措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2025-11-17

视频丨外交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没有任何模糊、曲解的空间

2025-11-17

到2030年国有林场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将提高约5%

2025-11-17

新疆培育出薰衣草新品种“天山飞雪”

2025-11-17

台湾最新民调:58%支持将“公投绑选举”在野党主张获得广泛认同

2025-11-17

《青海省农牧业产业故事》发布 填补了青海农牧业系统性宣传的空白

2025-11-17

进博故事丨领先布局全球产业链  伊利积极构建奶业发展新格局

2025-11-17

“以国奶 会世界”2025中国奶业品质创享会闪耀第八届进博会

2025-11-17

金鸡奖影片《青铜葵花》双签分享会感动落幕,“冰项链”预告定格至纯至爱

2025-11-17

黄浦江畔奏响双城共鸣曲:“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串联沪港双城记忆

2025-11-17

2025世界服装大会发布“多元共生”行动指南

2025-11-17

跟随《德厚流光》的镜头赓续准格尔旗红色血脉

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