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越南十位知名网络自媒体达人齐赴上海,通过参访一大会址、航空航天企业、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以及与高校师生交流等,全方位感知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创新活力,开启了“越向中国”文化探寻之旅的首站序章。

历史与未来交织:触摸上海的创新脉搏
越南博主团21日首站抵达中共一大会址。在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群之间,越南博主们通过参观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感受到一种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的信念与激情,也就此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窗口。

次日上午,代表团前往上海巡天千河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该公司技术人员向博主们展示了“有戏号”卫星的太空直播功能,博主们也零距离体验卫星数据传输与实时互动场景。

“有戏号”卫星拟于2026年初发射,这颗卫星以太空显示屏及自拍相机为主载荷,能够通过“两个播放屏、五个摄像头”,在浩瀚的宇宙中不间断地播放优秀中华文化内容,并将实时画面传回地球,通过这种形式开启太空与地面的“文化互动”。

(图为计划明年年初发射的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联动“有戏号”卫星“在轨”直播状态)
而此次越南网红团到访的精彩瞬间,也被卫星的摄像头捕捉了下来,未来将跟随“有戏号”卫星升入太空,为中越友好留下时间的痕迹。

下午,网红团到访吉祥航空,近距离观察了运行控制中心(AOC)。这一被誉为航空公司“最强大脑”的指挥中心,通过大型电子屏幕实时监控航班动态、航线布局及天气状况。该中心曾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教育无界:面向全球培养未来领袖
博主团先后参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深入了解上海在商科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越南网红团走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打卡校园内融贯东西的文化交流地标建筑,感受国际化学术氛围和校园内处处可见的科技创新探索,与泰国、印尼、尼泊尔等亚洲多国留学生展开深度交流,领略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包容与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

11月22日,也恰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庆典暨新大楼落成仪式举行,国内外学界泰斗、业界精英齐聚,到访的越南网红达人团也得以近距离感受喜庆气氛,体验上海教育的创新活力与全球视野。
在新大楼内,越南团一行偶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双方进行了亲切交流。参与庆典的校友与“越向中国”团随行成员在热烈的气氛下即兴接力,连续用现场的钢琴演奏了多首穿越国别的共通旋律。

充满书香与惬意的复旦校园,老师,越南留学生代表向越南友人们介绍了这所中国名校的历史、文化,以及全球教育中心等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上海教育创新探索模式,越南达人团对此表达了极大兴趣。

从复旦到中欧,两场跨越校际的交流活动,既展现了上海顶尖教育资源的硬核实力,更彰显了这座都市的开放包容。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青年因教育相聚,在思想互鉴中架起友谊桥梁,生动诠释了上海作为国际交流枢纽的鲜明姿态。

海派肌理:在传统与国际间读懂包容之城

傍晚时分,博主团沉浸于上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都市魅力。他们探访了上海新一代文化地标“路易号”,领略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与时尚氛围,沉浸式体验LV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时尚美学。越南网红团队感叹:“这艘‘船’装载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跨越时空的时尚史诗。”随后步行至城隍庙旅游区,品尝小笼包、蟹壳黄等本帮特色小吃,感受地道的市井烟火气。
夜幕降临后,博主们前往外滩,欣赏黄浦江两岸的东方明珠与万国建筑博览群构成的璀璨夜景。一位博主表示:“外滩的夜景将历史厚重感与未来科技感完美结合,是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缩影。”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日益扩大,上海作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具有影响力的越南内容创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将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与传统文化更直观地传递给东南亚受众,为促进中越民间理解与文化互鉴搭建了桥梁。

(图片及供稿: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作者:杨逸鹏、马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