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近日发布,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在数字经济领域,《实施意见》提出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在安徽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场,10台机器人正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等8个真实场景训练,完成炒菜、搬运、拧螺丝等精细操作。


企业负责人马晓龙介绍,比如拿厨房场景或者客厅这个场景来说,可能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完成数据量和各种情况的处理。

企业负责人朱亚介绍,现在训练的是搬运场景,它学会了搬运之后,再让它学会分拣,学会分拣之后再让它学会码垛,实现了以后,它才可以到真正的工厂去当机器人员工。

据了解,长三角大量工厂需要机器人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而训练场景正通过物理仿真、虚拟现实、大数据建模等技术,模拟真实世界,帮助机器人适应多样化任务需求,实现从“实验室算法”到“真实场景落地”的跨越。

企业负责人张涛介绍,比如拧螺丝场景,他们预计到年底会形成3到5个成熟技能,机器人可以带着技能直接去工厂里。

通过这个预训练场,机器人的研发周期有望缩短60%,同时降低试错成本,到2025年年底,训练场将开发30个以上的细分场景。

企业负责人许庆介绍,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更低,人才、资金还有一些场景信息可以在这个平台里做汇聚和交流,相当于行业内的互通有无。未来,能扩展到100台、500台机器人这样的规模应用。推进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场景 有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全空间无人体系”场景又将推动哪些新产业和新业态落地?

这里是安徽合肥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也是培育低空经济的重要场景。这里不仅有物流无人机,也有载人的无人机。这个就是全新一代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它的续航能达到200公里,将应用在城市间的空中出行。

枢纽港所在的骆岗公园,正在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利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来培育新业态、新场景。目前,无人船的技术也在加速落地,有望应用在水上物流领域。

企业负责人邱照沣介绍,他们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自主技术,使得船可以一直不停工作。大数据使得货可以满载,这样实现路要通、船不停和货要满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企业负责程羽介绍,推进物流载具,包括物流手段,在绿色化、智能化、电动化、无人化、少人化上的技术应用,整个物流体系上每降低1元的成本,对企业来说都是“真金白银”增加1元的利润。

“全空间无人体系”的技术,已经在轨道交通场景落地。在合肥地铁线路上,智能检测系统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地球物理等技术,形成独特的“地铁听诊”能力,可以实时调动无人机进行巡检。

专家表示,场景是来自于重大工程、产业升级、城市治理及消费升级中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需求,“全空间无人体系”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前景。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介绍,需要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制度监管,也包括商业模式,综合起来全链条布局和设计一体化的推广应用。下一步,类似于“全空间无人体系”、新型能源体系,包括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都蕴含着非常大的潜力。中国将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对外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转变为“科创胜景”,激活中国高质量发展引擎。着力打造5方面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场景是重要且稀缺的创新资源,场景培育和开放也是一种新型政策工具。《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场景就是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放在一个具体情境中来应用、来验证,为新兴事物提供展示应用的舞台,加快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探索应用智算、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小场景”做“大文章”: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创新健康咨询、问诊指引、远程医疗等医疗应用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瞄准特定领域精准突破

系列部署瞄准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加快推动技术应用创新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中国将加速推动多个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在“机器人+”应用场景培育方面,将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方面,要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技术突破加速催生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沿技术突破及其成果转化会不断催生出新领域新赛道的应用场景。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链条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应用场景“催化”培育和释放新增长动能

中国拥有14亿多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居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在应用场景的“催化”下,正在培育和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无人驾驶汽车加速落地、无人机穿梭送外卖、医疗机器人走上手术台……层出不穷的创新应用,不断拓宽产业边界、重塑消费内涵。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奔向生产线



分析指出,随着《意见》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生活,中国创新盛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