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16日到9月17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召开,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我国质量领域的最新成果。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下。
本届质量大会颁发了我国在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共有9家组织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78家组织和6名个人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涵盖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新材料、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国际和国家级质量技术机构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对接会,各地政府、企业和国内外第三方检验检测、计量认证机构共签署了15个项目。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共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标准引领不仅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江苏:企业创新与政府服务协同发力 打造质量强省双引擎
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核心引擎。在江苏省,从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到政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质量强企、质量强链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
在这家光纤企业的智能化工厂里,生产线上布设数千个高精度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压力、温度、光纤直径等关键质量数据被实时采集。集控中心大屏上,每一盘光纤的质量数据实时跳动,AI(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甄别任何微小的偏离,确保产品一致性。
面向客户的组织文化、面向全球的国际品牌,全栈式自研突破核心技术、全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和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在这样的质量管理模式下,企业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制出我国首根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突破深海通信系统三大世界级难题,实现“万公里超长距传输、万米深海应用、25年深海超长寿命”突破。
除了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政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也在为质量强链发力。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质量小站”内,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正在咨询申报省长质量奖的具体流程。
如今,“质量小站”已在江苏全省范围推广建设,累计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标准创新、品牌培育等一站式服务超百万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