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第八屆立法會金融服務界選舉有兩位候選人,由從事金融服務業30年的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執行董事U2連少冬,挑戰競逐連任的U1李惟宏。連少冬今天(21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兼具服務本地及內地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深明香港市場優勢,熟悉黃金及虛擬資產交易、資產管理等發展關鍵和痛點,期望吸引更多優質中資企業來港上市,推動業界更好實現標準化、數字化,全面發展香港資本市場,重視保障中小型證券商的發展空間,打造「人人有生意做、有利潤賺」的可持續發展金融市場生態。
「從業30年來,我有20多年在港打拚,亦服務內地市場多年,始終秉持實幹和開拓精神。做了這麼久,很想憑藉自己的專業經驗和對行業的理解,為業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連少冬坦言,自己的參選初心源於對業界發展痛點的深切體會,覺得是時候站出來,在立法會平台更好服務大家。
連少冬表示,AI時代來臨,隨着科技日新月異,金融服務市場運作模式變化急速,大量香港中小型證券商卻跟不上步伐,抓不住行業新發展的紅利。「生意少了、profit margin(利潤率)低了、缺少資金和資源去投資新科技與招攬人才,這些正是業界心聲。」香港必須對症下藥,確保讓任何規模的證券商都有發展空間,真正做到百花齊放。
連少冬表示,自己的競選政綱圍繞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讓市場規模、產品服務多樣性、流動性、內地和國際參與度全面升級,同時確保產業支持政策涵蓋中小型證券商,做到大中小證券商相輔相成,共同繁榮。
連少冬認為,香港金融市場作為連接中國資產與全球資金的獨特橋樑,優勢得天獨厚,未來有巨大空間吸引更多內地創新科技、生物醫藥等優質企業來港上市。「今年已有企業的H股相對A股有三成以上溢價,這反映國際資金願意給予中國優質企業很高定價。香港必須更積極講好自身故事,讓中央、中資企業更清楚認識到,中國的優秀企業在香港能獲得比內地更高的估值。我相信,自己有深厚的內地市場經驗背景,能夠更有效地說好香港故事!」
談到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將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目標在3年內黃金倉儲超越2,000噸等,連少冬表示,自己有處理300億規模的黃金ETF產品經驗,亦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特別會員,對黃金交易的運作和標準化極為熟悉,期望推動香港黃金交易,大力加強交易系統的科技應用、數字化建設等,以迎接未來科技發展的挑戰。
虛擬資產方面,連少冬表示,自己擁有產品代幣化和推出比特幣ETF等實戰經驗,深明香港相關監管框架已處全球領先位置,並承諾當選後會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隨着社會認知成熟,推動監管適度放鬆、優化,讓市場更具活力。
資產管理方面,連少冬指出,資產估值、清算、交收效率低下一直是業界痛點,她爭取進一步完善金融基建,特別發展綜合基金平台,便利資產管理業界交易,促進數位化升級,切實降低交易成本。
連少冬強調,金融科技應用已成為證券商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她希望推動特區政府建立公共共享技術平台,讓中小型證券商也有能以極低成本應用前沿金融科技;同時爭取簡化創業板上市規則、完善退市後OTC場外交易機制等,為中小型證券商保留熟悉的傳統業務空間,賺取穩定收入,從而有餘力升級轉型。
「我希望用多年的專業經驗,以及擅長與內地市場溝通的優勢,推動香港資本市場再上新台階,讓業界更強大,香港經濟更繁榮,每一位市民都能受惠。」連少冬說。
責任編輯: 何雪沫
0 已點過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