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7月15日电(记者 沈美)7月14日,中国奶业协会第十六届奶业大会、奶业20强(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开幕式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启动。大会以“品质与品牌,奋进中的坚守;合作与共赢,变局中的选择”为主题,会议期间,密集发布一揽子措施,中国奶业协会方面表示,此举旨在探索奶业破局之路。
“奶业仍面临产业链衔接不畅,养殖与加工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以及成本压力凸显,盈利空间收窄和供需结构失衡等挑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在讲话中指出,站在全新起点,唯有迎难而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开拓创新发展新赛道,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表示,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中国奶业奋进2030》《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等一揽子措施,是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奶业综合素质持续增强
会上,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对《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进行解读。她表示,2024年中国奶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能随市场需求小幅缩减,规模化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素质持续增强,乳品质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国产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奶及奶制品产量收缩质稳。全国牛奶产量4079.4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9%。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6%;生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安全指标达到较高水平;菌落总数、杂质度和体细胞监测平均值分别符合国际和欧盟限量标准;
二、产业素质加快提升。全国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9.9吨,较去年提高0.5吨;规模牧场99%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原料奶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
三、消费需求疲软乏力。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04.8亿元,同比增长9.6%,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0.5千克,比上一年下降1.9千克;奶业主产省生乳收购平均价3.32元/千克,同比下降13.5%;
四、民族奶业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国产奶与进口奶抽检数据显示,黄曲霉素M1符合中国、美国及欧盟限量标准,铅、铬、汞、砷等污染物指标合格率100%;国产奶的乳铁蛋白、β-乳球蛋白和糠氨酸等指标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图为: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刘成果,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孙有恒、高丽娜共同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
为推动中央一号文件落实落细,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平稳地完成新旧标准过渡,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严格合规,并系统性推动灭菌乳产品品质实现质的飞跃,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对《灭菌乳品质提升合规路径指引》进行解读,《指引》以“依法合规”为底线,以“品质提升”为目标,聚焦企业在过渡期和未来发展中的关键需求,围绕标签标识更新与包装材料管理、市场平稳供应与宣传引导等7大模块,提出了17条详细、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引,为企业提供了从管理到技术、从源头到终端的一站式“路线图”和“说明书”。
确定产业目标 全面提升奶业素质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对发布方案进行了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解读了《中国奶业奋进2030》,其聚焦奶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数智赋能为驱动,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奶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产能供给、奶业素质、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稳居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解读了《奶制品结构优化与消费拓展新路径方案》,《方案》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统筹兼顾、绿色低碳等原则,明确到2030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超过47公斤,干乳制品比例提升,奶制品结构更加合理,消费业态更具活力的主要目标。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解读了《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30年,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覆盖率突破75%,形成以加工企业垂直一体化为主、家庭牧场直销一体化为辅的多元协同发展格局,全面推动我国奶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能有效调节、利益科学分配和风险合理共担的多元化稳定、可持续发展。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解读了《新形势下中国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路径》提出了产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提出“十五五”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增量控制在不超过50万头的适度扩张目标;提出未来5-10年探索建立奶业战略研判和顶层设计体系的行业管理的战略目标。
会上,30家乳品企业代表庄严宣读《稳固上游 铸牢根基 乳品企业厦门倡议》,针对当前牛奶价格走低、养殖场户困境,从稳定生乳收购、深化产业协同、加大金融支持、强化技术帮扶、保障质量安全、扩大精深加工六方面提出举措,旨在共渡难关,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了行业的担当与决心。
谈及当前中国奶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要稳中求进。凝聚发展合力,夯实发展根基;聚焦奶业深加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振乳品消费,开辟市场新的增长极。
长富乳品董事长蔡永康表示,高标准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长富自国家优质乳工程启动伊始,便坚定不移地践行相关标准体系。
营养科普 多元化活动建立奶业链接
今年,是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的第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强调了该计划的实施成效与主要贡献。计划实施范围从初期的5个试点城市扩展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学校超10万所,惠及学生3134万名。全国学生饮用奶日均供应量由2001年的50万份增长至2024年的2672万份,增长超过50倍,其中,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应占比达43%。未来工作思路主要包括提升战略定位,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会上,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集团、三元食品、新希望乳业等企业代表共同启动毅行廿五载 强国少年志——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向新而行仪式。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原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名誉会长陈永祥,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韩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段文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郭玉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段西普,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宇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学生群体之外,更多人群对营养健康的需求日益多元,奶类消费已从单一的饮品补充向多场景、全链条的生活方式渗透。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奶业协会联合相关协会、促进会正式推出《奶类消费场景共建计划》。会上,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对《奶类消费场景共建计划》进行解读,《计划》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凝聚跨领域合力,将牛奶消费深度嵌入校园、社区、餐饮、养老、康复等多元生活场景。
为更好地建立奶业与消费者的连接,会上,还发布了奶类科普使者“妞妞”形象,据了解,未来,行业将通过“妞妞”形象,制作投放公益广告,发布系列乳品科普视频和宣传图文,绘制《中国奶类美食导航地图》,举办乳制品科普大赛,同时结合休闲观光牧场评选,展示各地特色乳制品与现代牧场风采,为提振奶类消费、推动奶业发展持续加力。
此次会议期间,各省奶业协会、乳品企业、养殖企业代表进行了《奶业跨次元消费焕新篇》展示活动。省级奶业协会、乳品企业、养殖企业,三方携手,立志在品质提升、场景共建、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等方面奋进,共促奶业突破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奶业大会、奶业20强论坛和中国奶业展览会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大会同期举办2025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2025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等21场专题研讨会,聚焦行业热点议题,为行业搭建深度交流平台。与此同时,中国奶业展览会吸引500余家企业参展,展位面积10万平方米,全方位呈现奶业科技前沿,行业观众达6万人次。展会还设置中国奶业20强展区、国家展团区、专业展区等,成为推动奶业贸易合作的重要纽带。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总结了中国奶业发展成果,更明确了未来方向。从政策支持到企业行动,从科技创新到消费升级,全行业正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推动中国奶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奶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