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洪澤楷)大批內地旅客於五一黃金周期間訪港,令香港多個旅遊與打卡景點人山人海,不少旅客更會按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推介,到本地網紅餐廳尋找隱世美食。該些食肆的服務態度好壞,將直接影響旅客對香港的整體印象。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多間受小紅書追捧的餐廳實測,發現員工服務態度良好,並無阻攔記者的拍攝行為或斥責記者的慢吞吞點餐速度,連昔日出名態度傲慢的網紅店也遵循「做多一步 好客之道」。不少旅客均指出,服務態度會影響餐廳選擇,認為網上流傳的食客遭不禮貌對待僅屬個別事件,總體而言香港餐廳的服務態度良好。
記者昨日前往曾因服務態度傲慢而備受爭議的佐敦老牌茶餐廳──澳洲牛奶公司。當時餐廳門口有小量排隊人龍,由於該餐廳以「光速餐」聞名,食客通常會快速進食,排隊輪候時間亦不會太長。片刻後,記者被帶入店內一張面向牆壁的「自閉位」餐桌前坐下。
進店數分鐘未點餐 埋單用「大牛」
為測試服務態度,記者特意在枱面架起拍攝設備,開始拍攝店內環境,服務員未有阻攔。由於忙着拍片,進店後數分鐘記者仍未點餐,其間先後有3名服務員前來詢問是否需要落單,卻未獲記者回應,職員亦識趣地走開,未有出言埋怨。其後記者以普通話點餐,職員也沒有表現不悅。
該店速度名不虛傳,不到5分鐘,所點食物已到齊上桌。約10分鐘後,記者用餐完畢,繼續點一份蛋白燉鮮奶,並要求收走之前的空盤,職員沒有表現得不耐煩。用餐完畢後,記者前往收銀處埋單,該食肆只收取港幣現金,收銀台上有大量硬幣供找贖,記者掏出一張500元紙幣,收銀員亦沒有推卻。
另一間網紅店「華嫂冰室」尖沙咀分店近年也曾捲入懷疑罵客風波,記者昨日到門外觀察,領到約1,050號籌號,當時僅叫到約950號。
「菠蘿包挺好吃,等這麼久值得」
大部分食客指,早前從社交平台上的好評獲知該食肆,相信是正宗港式茶餐廳。來自上海的夏女士與家人等候約兩小時才進店,用餐後她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體諒餐廳服務人員因為忙碌而態度一般,選擇該餐廳主要看中食品質素,不會對態度太過介懷,「菠蘿包挺好吃的,等這麼久也值得。我們四個人花了逾300元,性價比很高。」
重慶旅客劉先生表示,早年在港讀書時曾多次光顧,今次與父母同遊香港重溫熟悉的味道,「比較喜歡這家的味道,就算人多也想等一下。」
記者亦到訪被小紅書形容為「來香港,不吃就等於白來」的華星冰室,並於餐廳內拍攝牆上舊海報及個人Vlog近十分鐘,其間未有遭店員阻攔。上菜速度方面,記者從落單到蔥油豬排飯上菜,只需約5分鐘。市民鄭先生表示,該店店員服務態度良好,食物質素亦理想,「雖然曾聽聞『九記牛腩』服務態度較差,但相信本港食肆的總體服務態度優良。」
新來港人士劉太太亦指華星冰室員工服務態度良好,「在香港生活這麼久,可能只有部分街市職員因語言溝通問題而態度欠佳,整體而言香港食肆的服務態度還不錯。」
向食客送明信片 提供良好用餐體驗
記者亦到訪一家被譽為「陳奕迅最愛的港式美食小店」的炳記茶檔,同樣地在店內拍攝近十分鐘而未有遭職員阻攔。記者結賬後,職員更贈送明信片,感謝顧客幫襯。負責人阿康表示,食肆應努力提升服務態度與食物質素,方可留住顧客,「向食客送明信片就是希望讓他們有良好的用餐體驗。」
第二次訪港的佛山旅客李小姐表示,小紅書指該茶檔容易遇上香港明星,「所以特意前來碰碰運氣。」
已來港數十次、主要為觀看演唱會的彭小姐表示,經常透過小紅書尋找本港網紅餐廳,她表明服務態度是選擇餐廳的重要因素,「主要看餐廳的風評怎樣,如果服務態度比較差,就不會去。像『九記牛腩』被爆出服務態度較差,我未來也不會考慮光顧。我體驗數家網紅餐廳,整體服務態度都不錯。」
深客照食「九記牛腩」:不在意是否不禮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香港男藝人秦翊洺(Tony)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載片段,批評知名牛腩麵餐廳「九記牛腩」疑阻止他在店內拍攝,兩人發生肢體衝突。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早到該餐廳發現餐廳休息,不少內地旅客未察覺餐廳休息,仍在店外排隊等待。有旅客表示,喜愛該店咖喱牛腩的口味,不在意是否不禮貌;但亦有旅客表明不接受態度欠佳的店舖。
來自深圳的鄒小姐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她是在大眾點評、小紅書推薦下,專程前往「九記牛腩」欲品嘗香港地道風味。不過,當記者告知該店近日服務態度爭議後,鄒小姐神情震驚,並明確表示不會接受態度欠佳的店舖。
林先生來自寧波,昨日是來港旅遊第三天,同樣特地前往「九記牛腩」欲品嘗港式牛腩麵。
內地客盼雙方相互包容
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曾在社交媒體了解到該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本港餐廳,但對近期的爭議事件不知情,「相信是食客與店主之間相互了解不足而造成誤會,希望香港的店舖與內地旅客多交流及相互包容。」
來自深圳的蘇小姐從前曾光顧過「九記牛腩」,亦曾聽聞該店負責人態度欠佳,惟她喜愛該店咖喱牛腩的美味,「不會把不禮貌太放在心上。」
大坑炳記茶檔負責人阿康則相信,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會殃及其他食肆,強調食肆應努力提升服務態度與食物質素留住顧客,「食肆應該要做好自己食物,改善服務態度,才能留住客人。」
遊港非只「食買玩」 逾四成海外客首選生態觀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昨日公布「香港無處不旅遊」問卷調查結果,有別於受訪港人多數推薦的「食買玩」,超過40%受訪海外人士來港旅遊的首選是生態觀光,熱門選擇依次有西貢、大澳和「四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鳳凰徑)。總會認為,未來業界在旅遊產品設計上應有所調整,同時要加強宣傳香港具備訪客重視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優勢。有生態旅遊專家建議,應透過教育及規範促進生態旅遊健康發展。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今年3月至4月上旬開展問卷調查,主要透過網上訪問836名港人及410名來自35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人士。在昨日發布會上,該會會長王師堯表示,是次為香港首個問卷調查同時向港人及外國訪客探討香港旅遊的議題,別具意義。
調查發現,受訪海外旅客的旅遊取向轉以生態旅遊為主,他們首選生態觀光(41.3%) 類別,其次為歷史古蹟(18.1%);受訪港人則傾向推薦美食購物玩樂(26.9%)、其次為生態觀光(24%)。
當被問及揀選原因時,受訪海外旅客多重視自然風光(19.4%)、歷史文化價值(16.3%) ,以及交通便利(15.4%) 。總會表示,這正是香港的優勢,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中西文化匯聚造就的獨特歷史建築,同時遊客可在較短時間內穿梭不同景點,無須過於舟車勞頓,迎合旅客玩到盡的心態。
至於歷史古蹟及藝術文化的景點,受訪海外旅客較喜歡深度遊或具故事性的景點。他們對歷史古蹟的喜愛依次為前深水埗配水庫(55.2%) 、孫中山紀念館(44.8%)及饒宗頤文化館(41.4%) ;而藝術文化則為長洲(44.2%) 、彩虹邨(36.8%) 及九龍城寨公園(33.9%) 。立法會議員姚柏良透過視像表示,調查結果反映旅客喜好的轉變,具參考價值。
陳智遠:首要認識自己旅遊資源
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兼是次調查顧問陳智遠表示,香港要做到「無處不旅遊」,首先是要深刻認識自己的旅遊資源,重新發現及發掘;其次是要懂得說好自己的故事,並以創意及開創的精神,更好地善用城市的文化及綠色旅遊資源;最後是找方法保護獨有的文化旅遊資源,考量承載力,並建立合適的地區旅遊文化。
生態旅遊專家、綠恒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宇德表示,香港生態旅遊最迫切需要的並非僅僅是打造景點或基礎設施,而是從政策、法規、措施、教育、培訓及推廣六個層面進行思考和創新。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現代旅遊是希望感受當地的人情味、煙火味,如何發揮支柱行業拉動服務業經濟,是社會上下需要同心協力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