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回望跑馬地的前世今生 尋找被遺忘的故事
2024-12-04 来源:香港文匯網

跑馬地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圖為電車跑馬地總站。 資料圖片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馬場燈火通明,豪宅鱗次櫛比,位於港島灣仔區南部的跑馬地是港人再熟悉不過的區域。如今的跑馬地不僅是香港賽馬會的總部所在地,也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和歷史遺產的地方,更有着自成一角的獨特氛圍。原稱黃泥涌的跑馬地是如何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模樣?人們的活動又是如何影響自然景觀的變化?正於大館舉辦的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或可揭曉答案。大館文物事務主管鍾妙芬博士指出,發掘香港一些被遺忘的歷史故事,是希望大家從更宏觀的角度探尋城市文化景觀變遷與可持續發展社會之間的關聯。

展覽中播放1930年代及1970年代的罕見歷史影片。 大館供圖

「跑馬地:文化景觀」展覽追溯形成跑馬地風貌特質的景觀變化及人與環境的多元互動,層層勾勒出此地不斷蛻變的發展歷程,透過深入探討跑馬地的歷史變遷,以啟發對可持續發展未來以及社區和環境福祉的思考。大館文物事務主管兼展覽策展人鍾妙芬博士表示:「『跑馬地:文化景觀』旨在發掘被遺忘的歷史故事,希望大家從更宏觀的角度探尋城市文化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社會之間的關聯。跑馬地的歷史文化其實很豐富,這裏有很多不同的主題,使我們可以結合建築、自然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元素來觀察城市文化景觀,思考如何建造共融、可持續及具適應能力的將來。」

維多利亞城曾計劃建於黃泥涌

跑馬地原稱為黃泥涌,是被摩理臣山、金馬倫山、聶高信山、渣甸山、加路連山和禮頓山眾山環繞的狹長谷地。展覽中匯集了罕見的歷史照片、檔案地圖和紀錄影片,從1841年的《香港島海道測量圖》、1859年的《維多利亞城平面圖》,到1928年的《香港維多利亞城平面圖》及1978年的《香港官方指南圖》……這些繪於不同時期的地圖,正顯示出黃泥涌景觀的變化過程,包括河流改道、土地用途變更、基礎設施開發、山體挖掘及填海等,而這些變化都受人類活動左右。人類與景觀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更建構出多重意義。

倘若維多利亞城建於黃泥涌會怎樣呢?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後不久,便已有黃泥涌作為「興建一個英國城鎮的最佳地點」的論點。不久後,地政官哥頓於1843年為首任總督砵甸乍爵士制定了一份發展藍圖,提議將城鎮遷往黃泥涌。然而,因為山谷潮氣候濕加上瘧疾肆虐,維多利亞城遷往中環,黃泥涌則成了英軍軍營駐紮地。由於病死的英國軍人越來越多,該地形成一處墳場區,英人將此地命名為「Happy Valley」,作為「安息的地方」,這裏的「Happy」其實蘊含了早登極樂的意思,中文則譯作「快活谷」。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谷地經歷了重大轉變,並與其他地區互相影響,交織出香港的都市紋理。這些轉變,可以從在展廳中循環播放的1930年代及1970年代的歷史影片中一探究竟。

「鵝澗榕蔭」為「香港八景」之一

走過厚重的歷史紀錄,另一展廳正以獨特的布置回溯人類活動帶來的自然景觀變化,以及影響人類福祉的環境挑戰。地面堆滿小石塊,正是為了呼應跑馬地經歷過的土地用途變更、基礎設施開發、填海造地及城市化的進程。鍾妙芬表示,展出的歷史照片講述了多個環環相扣的故事,揭示了我們過去與現在所面對的有關公共衞生、人與環境健康、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韌性等挑戰,這些重要的議題至今仍然影響我們的生活。「文化及自然系統都是不斷變化、相互影響的,了解改變帶來的影響,將有助我們深入理解如何以負責任的方式,與正急劇變化的環境共存,並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

《寶靈頓運河》,1920年代。 大館供圖

從這些老照片中,依稀可以見到昔日賽馬日時的熱鬧景況,一幅攝於1920年代的《寶靈頓運河》的照片,則呈現出如今難得一見的電車在橋上駛過的畫面。原來香港早年建設的排水工程質素參差,1860年的一次大暴雨沖毀了大部分引水設施,致使廣州市場(中環街市前身)很多房屋倒塌。後來,政府沿黃泥涌河涌建造了一條由東角流入維多利亞港的明渠「寶靈頓運河」,引走快活谷集水區的河水。而建於1861年的鵝頸橋是寶靈頓運河上架設的橋樑之一,它為黃泥涌以北的填海地區提供交通運輸流動,當年黃泥涌兩岸遍植榕樹,此處也被稱為「香港八景」之一的「鵝澗榕蔭」。自1904年起,電車路軌設於跨越水道的鵝頸橋上,令通行電車貫通東西。

如今的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更因橋底經常有人「打小人」而成為香港特色文化。 資料圖片

隱藏地下的基建「寶靈頓運河」

1960年代,為了興建連接海底隧道的天橋,寶靈頓運河改建成為暗渠,從此埋藏在地下,而「鵝頸橋」成了堅拿道天橋的俗稱。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城市基建,便是跑馬地地下蓄洪池。原來,2000年8月、2006年4月和2008年6月發生特大暴雨期間,跑馬地和鄰近區域均曾發生嚴重水浸,但要在鬧市中大規模加建或擴大地下排水渠會涉及大量掘路工程,將對公眾及商業活動造成滋擾。

立體地形模型背後附有跑馬地地下蓄洪池的模型。

有見及此,渠務署於2012年開展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建造工程,工程包括於跑馬地遊樂場地底興建一個容量6萬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長約650米的箱形暗渠,以及一個抽水量達每秒1.5立方米的雨水泵房。地下蓄洪池可於特大暴雨期間暫存從遊樂場和上游集水區所收集的部分雨水,減低流經下游雨水排放系統的高峰流量。暴雨過後,暫存在蓄洪池的雨水便會透過自然回流及水泵經下游雨水排放系統順勢而下排出大海,從而減低灣仔及跑馬地低窪地區的水浸風險。鍾妙芬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會面對極端天氣的挑戰。在這一百多年的跑馬地歷史中,我們不斷在解決排水的問題,也是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也是我們當今城市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議題。」

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2月23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大館01座複式展室

聚焦跑馬地獨特文化與日常體驗

黃泥涌的廣闊平原,自古就是一片適宜人類聚居的自然環境。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此處已有本土村落存在。隨着時代變遷,都市擴張與發展改變了山谷的土地用途。到了1910年代,政府預計到無法躋身市中心的中產階級及富裕華人家庭需另覓安居之所,遂為山谷後方的地區規劃出開發方案。政府首先鋪設道路,改善進出山谷的交通,到了1920至1930年代,建築用地陸續開放,供發展全新住宅之用。上世紀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讓跑馬地蛻變成今日的住宅區。

每個區都自有其獨特文化,跑馬地也不例外,在展覽中可見賽馬文化,運動及康樂,儀式、記憶與社群,以及生活。這些相互關聯的主題定義了人們在跑馬地的日常體驗,同時凸顯了人與環境互動所衍生的意義。而當觀眾側耳傾聽,亦可從貫穿整個空間的聲音裝置中聽到社區中的不同聲音,彷彿沉浸在跑馬地的自然、城市及人文環境中,而這些聲音也被記錄在展示跑馬地今日面貌的影片之中。

多媒體互動裝置藏巧思

置於複式展室中央的大型立體地形模型頗為引人矚目,此互動裝置以立體投影的形式,邀請觀眾辨識和了解更多有關於跑馬地的重要元素。觀眾可在屏幕上選擇不同類型的跑馬地景觀,裝置便會將相關的景觀投放在立體模型上,使得跑馬地的社區構成一目了然。

這個具互動性的設計不但展示了跑馬地多元化的社區特質,更鼓勵觀眾深入思考城市遺產與建築及自然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多樣性、社會經濟發展等相關議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地形模型背後附有跑馬地地下蓄洪池的模型,呈現其防洪工程的巧思。

【話你知】梳理本地賽馬文化發展脈絡

英軍遷離黃泥涌後,政府在此地依地形建設了一條鵝蛋形的賽馬跑道,1846年12月在跑馬地舉行的首次賽馬活動,為香港歷史上首次正式賽馬活動。「今年是香港賽馬會成立140周年,但原來在馬會成立之前,英國人已在這裏跑了近40年馬。」鍾妙芬說。

早年的年度賽馬賽事通常在農曆新年前後舉行,露天空間和節日氣氛使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熱情參與賽事。1884年,香港賽馬會正式成立,負責組織和管理賽事,制定規則和維持賽事標準,以確保公平競爭,這對維護賽馬運動的誠信和威望至關重要。1926年,香港賽馬會改變規則,開始接納華人會員,成為當時在中國唯一接納華人會員的歐洲人賽馬會。這一重大變化標誌着本地賽馬史進入了全新時代,華人馬主和騎師也愈來愈受關注。

從1970年起,賽馬運動從業餘轉向職業賽事,成為一個由頂級馬匹、騎師和練馬師參與其中的高度規範化和商業化的行業,跑馬地馬場亦於1992年起數次改建並完善設施,為日後香港舉辦國際賽事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 孫佳藝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