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行政總裁彭思佳今日(5日)於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與國際投資者對話」論壇上,與TCW、施羅德、安聯投資及瑞士百達集團的四位全球資產管理領袖展開對話,揭示未來投資新動向。
施羅德投資集團行政總裁奧睿誠分享上任一年來的觀察,指出客戶正面臨地緣政治、財政政策與技術變革的複雜挑戰,同時行業必須提供「更多價值、更低費用」,並堅持推動可持續投資。
安聯投資行政總裁Tobias C. Pross明確表示當前偏好股票勝於債券與現金,尤其看好新興市場及中國資產。在固定收益方面,他傾向歐元資產,並關注黃金與能源轉型相關的私募投資,生動形容「數據中心持續興建,我們正是電力供應商」。
談及私募市場趨勢,瑞士百達雷樂仁預測2030年其規模將達30萬億美元,但警告零售化過程存在「流動性幻覺」風險,推動時必須嚴守資產類別、估值、質量及流動性四項原則。
TCW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atie Koch同時指出,能源與AI是TCW當前最超配的兩大主題。她分析,實現AI潛力的關鍵在於解決能源瓶頸,因此太陽能、核能及儲能領域極具投資價值。她更預期,美國為實現AI夢想將意外成為清潔能源領導者,因為「攀登能源高峰是實現AI盈利的必經之路」。
環節尾聲,四位嘉賓分別以「Energy」、「Home」、「Beautiful」、「Leadership」形容香港,一致肯定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與發展潛力。
責任編輯: 之袁
0 已點過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