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共11家中文學術期刊主編齊聚浸會大學,在南京大學主辦、浸會大學協辦的港澳中文學術期刊及智庫建設研討會上,接過了「CSSCI數據庫收錄證書」。這標誌着香港和澳門的中文學術研究在融入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體系中邁出了一大步。
CSSCI全稱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負責運營,通過系統收錄高質量期刊引文數據,構建學術影響力評估框架,服務於研究機構、學者及期刊出版單位。作為與國際接軌的權威指標體系,是國內學術界衡量人文社科期刊學術水準的核心標準。
特區政府2025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支持本地大學及專業組織繼續積極爭取舉辦國際學術或專業會議,並籌辦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融入國家學術研究體係,提升國際學術表達能力和影響力,是香港在建設中外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方向上重要的舉措之一。
此次香港被收錄CSSCI來源期刊的有: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中國語文研究》、《中國語文通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由香港科技大學與中山大學合辦的《歷史人類學學刊》、由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的《人文中國學報》、由中國評論社主辦的《中國評論》,以及由嶺南大學主辦的《嶺南學報》;另外,由香港教育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華書局(香港)合辦的《國際中文教育學報》被收錄為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澳門理工大學主辦的《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澳門大學主辦的《南國學術—澳門大學學報》以及澳門文化局與澳門大學合辦的《文化雜誌》亦同收錄於CSSCI來源期刊。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雲松教授代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為各家期刊主編頒發了收錄證書。他在致辭中表示,港澳地區的中文學術期刊,憑藉其獨特的地緣優勢、開放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長期以來在連接中外學術、促進跨文化對話、推動中華學術國際化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研討會上,與會期刊主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出版社等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構建中文學術期刊科學客觀評價體系、提升中文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本次研討會為南京大學香港高等研究院成立以來的首場學術活動,南京大學將藉助香港高等研究院平台,持續深化與港澳期刊屆、學術界、科教屆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中華學術繁榮發展。
責任編輯: 趙霁
0 已點過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