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立本)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殘特奧會,其中香港賽區招募超過1.6萬名義工,組成香港歷來最大型的義工團隊,負責在各個競賽項目、群眾賽事項目及相關大型活動,包括抵港及離港接待、觀眾服務、嘉賓接待、人流管制及頒獎儀式支援等。香港警隊響應「全運義工 全城起動」的號召,將動員超過600名義工提供支援,其中5名來自耆樂警訊和少年警訊的義工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能為國家的體育盛事貢獻一份力量感到光榮和驕傲,將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或退休前的工作經驗,再加上專門的義工培訓,在旅客服務中心及賽場等不同崗位各展所長,為運動員和各地旅客提供支援,借此講好香港故事,為這場國家級體育盛事增添溫度。
警方動員現職及退休人員、耆樂警訊和少年警訊會員,以及警隊學長計劃參加者,為全運會提供支援服務,其中耆樂警訊佔192人,包括188名義工及4名義工領袖,主要負責場地內不同崗位;少年警訊佔95人,負責翻譯或旅客服務中心等不同崗位。
其中來自耆樂警訊的吳恩光,經過選拔後成為十五運會的義工領袖。下月踏入70歲的他退休前任職海關,2022年加入元朗警區耆樂警訊,他自信地說:「我在海關最後工作崗位負責國際聯絡,相信和各省運動員、技術人員乃至各地來賓溝通,絕對不成問題。」他期望憑藉自身經驗和知識,站在義工行列助力香港圓滿舉行今次國家級運動會。
吳恩光透露,由報名到遴選乃至接受訓練,要成為十五運會義工領袖,過程並不簡單。「第一輪的內部面試,主要測試報名者的普通話溝通能力,大部分人都順利合格;沒多久我收到通知需參加另一輪面試,這時才知道自己被提名為全運會義工領袖……面試當天,我心情格外緊張,畢竟已經幾十年沒參加過面試,幸好最終通過了。」
其後,他還要參加連串培訓,包括通識課、領袖課程,內容包括本次義工的組織架構、領袖才能、情境處理、急救等。吳恩光認為,退休人士若有能力,參加全運會義工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既不用請假,還能彌補在職義工無法出席的時間空缺,真正做到退而不休。同時,能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為國家出一份力,既充實了退休生活,也體現了自身價值。
66歲的義工領袖麥志堅,退休前在私人機構擔任物業管理工作,2023年加入油尖警區耆樂警訊。麥志堅充滿信心表示,「我退休前曾處理接待外賓工作,包括內地官員,需以英語及普通話進行溝通;亦負責公司內部及對外的行政工作,故較能掌握溝通技巧及突發事情的處理情況。」此外,他過往曾參與不同義工服務,相信對出任全運會義工工作有一定幫助。
現年67歲的郭兆鴻,為退休貨櫃車司機,亦服務民安隊服務40年,2023年加入耆樂警訊,他經過兩次甄選成為全運會義工領袖,對此感到榮幸。郭兆鴻說,義工領袖課程包括禮儀訓練、無線電應用、急救、防火知識等,「我在民安隊服務40年,曾經參與災難事件管理,例如越南難民、山火、水災等,富有相關經驗;其中人群管理,民安隊更是特別出色。」他認為,退休人士體力可能未能滿足某些需要,但經驗才是最珍貴,「期望能學以致用,將自己過往經驗在不同環境作出有效管理模式,與一班有共同理念的義工愉快完成工作。」
來自少年警訊的全運會義工也滿懷熱情,現年16歲的中四學生王再苕(Joyce),2021年加入油尖區少年警訊,當她知道香港賽區需要招募義工時,毫不猶豫報名。她說:「能有機會做義工感到好驕傲,即使平時都有為不同機構和活動做義工,但未參與過這麼大型的運動比賽項目,我希望為社會服務,出一分力。」她期望以友善和親切的態度、樂於助人的精神,學習怎樣服務來自不同省市的運動員和各地旅客,展現香港好客之道。
現年17歲的中六學生郭澄(Matthew),2017年加入少年警訊,現時為水警海港區領袖;他說報名參加全運會義工,希望履行公民責任、為社會作出貢獻,郭澄說:「屆時,我擔任翻譯或在旅客服務中心當值,因為我有良好英文及普通話的溝通技巧,相信能夠解答旅客各種疑問及關顧他們的需要。」

剪輯:香港文匯報記者 田至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