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当前位置:新闻 > 文化 > 正文
北京人艺话剧《我爱桃花》再登台
2025-07-08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北京7月8日讯(记者 秦金月)7月5日,北京人艺小剧场口碑话剧《我爱桃花》再度登上实验剧场的舞台,演绎今人眼中的唐传奇。

《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话剧处女秀。故事蓝本主要取自明代拟话本集《型世言》,又将唐传奇《冯燕传》化用至戏剧之中。全剧围绕一个因恋人误解而引发的核心事件展开,采用“戏中戏”的结构进行呈现:现代剧团的演员在排演一段古代故事时,因对剧中情人关系的争论而陷入停滞。这种古今交织的叙事方式,既增添了趣味性,也令古老故事焕发出新意,让观众与演员一起以现代眼光,审视这个关乎情感与人性的恒久话题。同时,剧中大量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也使得该剧的主题更加深刻。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2003年,《我爱桃花》作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开幕戏首演,这也是导演任鸣在小剧场舞台上对东方美学的一次成功探索。二十余年来,《我爱桃花》培养了一批批演员,堪称剧院青年演员的“试验田”与“试金石”。2023年,剧组又迎来了复排导演杨佳音,王卓达、陆璐、赵正添三位青年演员组成新的演出阵容,而本轮演出已是他们携手合作的第三轮。

“今年复排时,演员和我都经历了成长,再看这部作品,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化,有些细节能解读出新意。”复排导演杨佳音认为,这正是经典作品应有的特质,也是《我爱桃花》吸引人的地方,“这是一部经典作品,于每个时代都能映照出鲜明的当下性。今天的观众走进剧场,或许还能从中找到各自心中的真相。”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虽是复排,《我爱桃花》剧组仍投入了百分百的用心。“第一天排练,导演就问我们:人物的角色需求是什么?”演员王卓达、陆璐、赵正添坦言,导演的启发为人物创作打开了新思路,“文本没变,但真正清楚了角色要什么,表达自然跟着需求走了。”演员的表演因此有了支点,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更显默契。导演杨佳音认为:“角色的强烈需求往往源于困境,需要寻找出口来表达。”正是这股动力的推动,让剧中三角人物关系随之转动,形成该剧一道独特风景。

本轮演出持续到7月18日。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我爱桃花》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