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旺旺”)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期内,中国旺旺总收益为111.0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一财年同期增长2.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7.17亿元,同比下降7.8%。

对于这份成绩单,中国旺旺在财报中透露,得益于新产品和新渠道的驱动,公司销量同比上升近双位数。不过,由于进口全脂奶粉与棕榈油单位耗用成本上升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叠加上整体营业费用的攀升,最终导致了净利润的下滑。
乳品饮料下滑,米果、休食类增长
除了销量增长外,中国旺旺的具体品类业务也是“喜忧参半”。
2025年财年上半年,中国旺旺来自乳品及饮料类占总收益比约为53%,而来自米果及休闲食品类占比约为46%。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占据中国旺旺大半壁江山的乳品及饮料类业务呈现下滑态势。
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旺旺旗下乳品及饮料类(包括风味牛奶、常温酸奶、乳酸饮料、即饮咖啡、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凉茶及奶粉)在2025财年上半年实现收益59.413亿元,同比减少1.1%。主系旺仔牛奶收益衰退低个位数,但饮料及其他类收益较上一财年同期上升近四成。
相比乳品及饮料类业务的下滑,中国旺旺旗下的而米果大类(包括糖衣烧米饼、咸酥米饼及油炸小食、大礼包等)和休闲食品类(包括糖果、冰品、零食糕饼和果冻、豆类、果仁和其他)均录得一定增长。
其中,米果大类业务在2025财年上半年收益同比成长3.5%(销量成长为中个位数),达到21.3亿元,在中国大陆境内全渠道实现成长,其中在新兴渠道实现双位数成长,在零食量贩渠道实现高速成长。
休闲食品类在2025财年上半年实现收益29.402亿元,较上一财年同期成长7.7%,销量实现低双位数成长。
进一步细分,冰品小类得益于核心策略的推进与在新兴的零食量贩渠道的发挥,叠加2025财年上半年异常炎热天气影响,收益恢复成长且成长幅度达到中双位数;零食糕饼和豆类、果冻及其他品类实现中个位数增长,糖果增幅为低个位数。
至此不难看出,中国旺旺旗下的旺仔牛奶、大礼包等明星单品表现逐渐乏力。
新产品、新渠道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旺旺在每个细分业务领域都着重提到了新品和新渠道的优异表现。
在新品层面,中国旺旺表示:“在2025财年上半年,集团新品表现大放异彩,过去5年内推出的新品收益占集团总收益比达中双位数,2025财年当年推出之新品收益占集团收益比亦已达低个位数;成为集团收益成长重要引擎。”
并且,在2025财年上半年中国旺旺的收益组成部分中,三大类新品收益占三大类各自收益比率达近双位数至双位数。
其中,乳品及饮料类新品收益占该品类收益比已近双位数,酸奶、巧克力牛奶、香蕉牛奶、每日喝牛奶、特浓牛奶等新品皆取得超千万元的收益。饮料小品类中,饮料小类新品表现突出,新品收益占饮料小类收益比近5成,其中“旺旺AD钙奶”获得近8000万收益,其收益占饮料小类新品收益约3成;“旺旺乳酸菌饮品”收益占饮料小类新品收益达2成。
而米果大类新品收益在在该品类类收益占比达到双位数;
此外,得益于休闲食品丰富多彩的产品及在传统与新兴渠道的全面发展,休闲食品类的新品收益在占休闲食品类收益近四分之一。
而在渠道层面,中国旺旺在财报中称,2025财年上半年,集团在电商、OEM等新兴渠道持续保持优良表现,新兴渠道收益获得双位数的良好增长,新兴渠道收益占集团总收益比已逾10%。
比如其中,休闲食品类的零食糕饼小类和豆类、果冻及其他小类由于在电商、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与新兴业态的良好表现,琳琅满目的新品上市,其收益在2025财年上半年亦保持增长趋势,均达中个位数成长;而糖果小类虽然整体收益为低个位数增长,但其在零食量贩、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渠道的收益均达到了双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旺旺超90%的收益及业务活动都是在中国进行,但在2025财年上半年,其海外收益同比达低个位数增长,其中日本、印非等区域增长势头良好。
利润走低
根据中国旺旺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米果类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1.8%上升至43.1%;乳品及饮料类的毛利率从50.3%下降至了47.8%;休闲食品类的毛利率从44.3%上升至了45.3%。
由于乳品及饮料的收入占比较大,导致中国旺旺的整体毛利率较上一财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至46.2%。
中国旺旺表示,虽然白砂糖、明胶、原纸等部分大宗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单位耗用成本下降,但进口全脂奶粉与棕榈油单位耗用成本的上升,抵消了前述下降的正向影响,仍使集团毛利率出现了下滑。
同时,2025财年上半年,集团整体营业费用(分销成本与行政费用合计,后文同)增加10.6%,主系集团自2024财年下半年内部组织优化改造,按产品类别分设各事业部后,增加新渠道及新产品之促销推广费用。
2025财年上半年,中国旺旺平均员工人数约为39044人,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平均人数减少530人。2025财年上半年总薪酬为23.636亿元,较上一财年同期总薪酬增加1.473亿元,上升6.6%。
其实,不只是中国旺旺,今年整个食品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尤其是在净利润层面。所以,未来整个行业如何跳出“低价竞争”陷阱,还有待时间的观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大品牌依旧拥有更足的底气和抗风险能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