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千百年来,安居乐业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住有所居”如何升级为“住有优居”?我们分别去上海、广州和北京这三座城市,看看三个普通人的安居故事。
为漂泊筑巢 他和它在上海“稳稳的幸福”

下午5点,随着一辆运输车到达站点,甘友洲和同事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甘友洲来自江西,在上海做快递员已有6年。每天,他都会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派完件,甘友洲习惯性地来到社区食堂吃晚饭。每天,他也是在这里吃完早餐后,开始一整天的忙碌工作。
回到家,甘友洲又忙活了起来。
从刚来上海,住公司的员工集体宿舍,到后来与人合租,再到如今搬进这个独属于自己的小屋,六年多时间里,甘友洲换过四个住处,搬过三次家,最短的一次,只有六个多月。

上海市徐汇区龙南佳苑社区居民 甘友洲:了解到有这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存在,也了解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价格。距离,综合考虑之后,重新换了个地方。现在租金一个月2400多元,一季度一付,水电是正常的民用水电,配备得挺齐全。楼上楼下有两个空调,附带的热水器,包括淋浴设施比较齐全。
辗转多个住处后,终于有了稳定下来的感觉,甘友洲第一次自己花钱置办了电器。
甘友洲:当时考虑这一块可能会稍微稳定一点,房租也不会乱涨价。买了冰箱、洗衣机,大概花了2000元不到,配合国补又买了一轮。
记者:养了多久了?

甘友洲:快三个月,疫苗打两针了,名字叫米奇。因为流浪猫,应该是没有人收养的。看到它,想到自己刚来上海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也没有亲戚、 朋友在这一块。先把它送进宠物医院治疗了一下,治疗之后把它接到家里来。一个人、一个猫、有个伴。
像这样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上海已累计投入供应39.5万套(间)。未来五年,上海还将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分布,加大需求集中区域的房源供应,为更多漂泊的群体带去“稳稳的幸福”。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吴璟: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地保持并且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让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同时也给像新市民、新毕业大学生等重点的群体 提供更大力度的住房支持。
如果说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初来乍到的奋斗者提供了安身之所,那么对于城市当中的老居民来说,如何让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家园重焕新生,则是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后,一个全新的命题。
为记忆焕新 “老广州”的“新家”愿
在广州花都区丰盛社区,集群街2号楼的居民黄细祥正准备搬回“新家”。之所以说“搬回”,是因为从1985年起,他在2号楼已经住了四十多年;说“新家”,则是因为历经9个月的“原拆原建”,2号楼已经实现了“重生”。通风散味、开荒保洁,黄细祥正为搬家做好准备。

集群街2号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各种因素,2号楼的住房是不成套的。多年来,居民们多次把自家房子的室内重新装修,但是效果却很一般。

得益于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集群街2号楼于2024年以居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启动“原拆原建”。9个月的时间,从“户内不成套”的危旧住宅楼到户型方正、厨卫独立、面积也更大的商品房,2号楼焕发出新生机。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 柴强:好多住房是在逐步老化,需要维护、更新、改造。以前,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所以“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来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高品质的住房供给,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居住体验。
为未来量尺 好房子的“北京样本”
在北京丰台区,高亚彬也在为搬新家做准备。2023年买下的这套123平方米的精装修四居室,即将正式交付。这几天,他在忙着规划新家的空间。
11年前,高亚彬在北京买了一套96平方米的三居室,然而每个居室的面积都不大,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时隔11年再次买房,高亚彬发现:如今的住房层高变高、窗户变大,设计更人性化,空间规划、家具摆放、家电安装的自由度也更高。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 高亚彬:冰箱预留位宽度约1.05米,宽度也没问题,双开门冰箱没问题能放下。

随着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展望下一个五年,专家表示:要继续沿着“租购并举”“保障+市场”的思路,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住房供给品质,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升级。
柴强:“保障+市场”两个住房供应体系都要完善、互相补充。住房不光是买,也可以租,所以这几年来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解决了不少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吴璟:通过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让市场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希望让市场本身的运行更加平稳,成为国民经济里更健康、更积极发挥更正向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贡献于我们整体的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吴璟:期待通过大家在“十五五”期间共同努力,让住房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更加贴心,让购房住房更加安心,让住房使用尤其是维护的过程更加省心,使每一个家庭的居住生活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