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王禁苑到人民博物院:故宫百年,何以“新生”?

中国新闻网2025-10-10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王诗尧)今天,坐落在北京中轴线核心位置的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它的100岁生日。

这里的朱墙金瓦,见证过六百年紫禁城的历史,见证过两个王朝的兴衰,见证过二十四位皇帝的更替。

而最近这一百年,无疑是它漫长生命中最富戏剧性的转折——

从森严的帝王禁苑蜕变为人民的文化殿堂,从封闭的权力象征转型为开放的文化空间,从中国的故宫成长为世界的故宫。

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坚守,百岁故宫还在不断实现“新生”。

从“权力象征”到“文化共享”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门门楣上挂起“故宫博物院”的匾额,这一刻,紫禁城完成了身份的彻底转变。

曾经,这里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禁地,“紫禁城”之名本身就昭示着其与世隔绝的威严,高墙深宫之内,平民百姓难以窥见其一角;如今,它向每一个普通人敞开大门,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资源。

这一转变的本质,是文化遗产所有权与参与权的根本性变革。昔日的紫禁城,是皇权的物化象征,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等级森严的权力秩序;而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属于人民的文化财产,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这种从“私藏”到“共享”的转变,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更彰显了文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百年来,这种“共享”的理念不断深化。从最初仅开放少数宫殿,到如今开放区域超过80%;从实体空间的拓展,到“数字故宫”让全球观众在云端畅游——故宫的围墙在物理上依然存在,但在文化意义上已被彻底打破。昔日帝王独享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奇珍异宝,如今已跃然于每个人手机的方寸屏幕之上。

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家天下”走向“人民至上”最生动、最具体的物证。

从“文物仓库”到“文化活体”

故宫的百年焕新,远不止于“开门迎客”那么简单。它更核心的成就,在于完成了自身身份的深刻蜕变:从一个陈列古董的“文物仓库”,转变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活体”。

过去的故宫,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巨大的文物保管所,强调的是“保护”而非“活化”;今天的故宫,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有机体、一位高超的“故事讲述者”,它不仅在保存历史,更在创造新的文化生命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展现“工匠精神”的当代传承,让沉睡的文物在鲜活的历史叙事中“醒”过来;故宫文创产品,将古典美学融入现代生活,因此朝珠变成了耳机,御批成了书签尺,紫禁城也从被仰视的符号,变成了可拥抱的潮流;各类特展、讲座、教育项目,则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与当代人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活化不是简单的迎合潮流,而是基于深厚学术研究的创造性转化。故宫团队对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然后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愿景。

从“中国故宫”到“世界故宫”

故宫的百年,还是一部逐渐走向世界的历史。从上世纪的海外展览到当代的国际合作,故宫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如今的故宫已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一个世界级的文明对话平台。

故宫的国际化进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它积极“引进来”,举办各类国际展览,将世界文明请进紫禁城;另一方面,它勇敢“走出去”,让故宫文物、故宫展览、故宫文化走向世界。这种双向交流,使故宫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

作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不仅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记忆,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向世界展示的,不只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智慧与艺术成就,更是一种文明传承与创新的中国方案。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并行的今天,故宫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中国范例。

从“中国故宫”到“世界故宫”,不仅仅是展品出海的物理意义,更是文化影响力的跨越。故宫用自己的百年,印证了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的持续生长。

下一个百年:“超级文化IP”持续发力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故宫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对文物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需要寻找更佳平衡点,数字化深度与广度仍有提升空间,国际文化交流的维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未来的故宫,应当成为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它不仅要保存历史,更要参与塑造未来;不仅要传承文化,更要激发新的文化创造;不仅要讲述古老的中国故事,更要展现当代中国的活力与自信。

我们期待,下一个百年的故宫,能够成为一个持续创新的“超级文化IP”,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我们期待,它能够成为更具影响力的“文明对话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相遇、理解、互鉴;我们更期待,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紫禁城的夕阳依旧洒在金顶上,但这座古老建筑群的内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禁苑到博物院,从封闭到开放,从中国到世界,故宫的百年变革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史。它的蜕变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将遗产封存于时光胶囊中,而是让它在与时代的对话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下一个百年,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文化殿堂,继续书写属于全人类的文化传奇。(完)

男子曠工被揭倒斃屯門家中 殘疾妻子伴屍幸無大礙

2025-10-10

羅湖海關揭入境女客偷運53隻活鳥 包括10隻瀕危鸚鵡

2025-10-10

13歲女童染乙型流感併發腦病變、心肌炎及休克 留醫ICU情況危殆

2025-10-10

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戴希:科創黃金時代的大門已經打開

2025-10-10

基孔肯雅熱│新增一宗輸入個案 深水埗9歲男童曾到廣東肇慶

2025-10-10

(有片)梁朝偉「被迫」任帆船賽大使 笑稱新片裸露戲:不及《色,戒》震撼

2025-10-10

荃灣一對菲籍女子失蹤 兩人最後楊屋道露面

2025-10-10

“全球治理倡议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指明方向”——访伊拉克前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

2025-10-10

聲稱約會見面要付保證金 Tinder交友騙徒呃90後男子40萬元

2025-10-10

香港電影在瑞典閃耀登場 包括《紅豆》及《破‧地獄》

2025-10-10

食環署豁免小販和食物業牌照費用及受限制食物售賣許可證費用一年

2025-10-10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2025-10-1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

2025-10-10

交通运输部: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2025-10-10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活力新疆

2025-10-10

数读“十四五”答卷丨守护“少年的你”,居家养老更便利!一组数据读懂民政成就单!

2025-10-10

数览“十四五”成绩单|暖心守护!民政事业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2025-10-10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我国普惠性 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新成就

2025-10-10

前八个月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稳步提升

2025-10-10

多端发力 跨界融合 “电影+”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10-10

第十五届全运会倒计时30天 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2025-10-10

北方部分地区降雨持续 各地积极应对

2025-10-10

4.84亿元资金下达 支持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2025-10-10

文脉华章|经纬线·在木府,寻找文化的颜色

2025-10-10

廉署反貪宣傳短片│《啡戰》續集上映 「豬女」假扮粉絲順利過關

2025-10-10

考評局2026年DSE網上資訊講座於下星期六舉行!今年特別增設場次

2025-10-10

浸大成立綠色科技聯盟及孵化計劃

2025-10-10

國際獅子會辦愛心慈善跑促傷健共融

2025-10-10

施政報告2025|立法會通過致謝議案

2025-10-10

施政報告2025|行政長官感謝立法會通過致謝議案

2025-10-10

咖啡渣種出高產蔬菜!美心聯手7-Eleven 用廚餘酵素實現作物增產30%

2025-10-10

操控15歲少女跨境販毒 男子被判罪成加刑重囚30年

2025-10-10

過去一周增3宗類鼻疽個案 居東涌44歲男子不治

2025-10-10

(有片)Web3情報與執法高峰論壇暨「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成立典禮

2025-10-10

2019年黑暴「私了」毆傷便衣警 4被告被律政司申索近20萬元僱員補償

2025-10-10

78歲向華強罕有露面狠批破產謠言 向太揭造謠者為國安通緝犯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