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27日)發表網誌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日前就園區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發展邀請市場提交發展意向書,這是繼加速建設第一期第一批次八座大樓之後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意味着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已開始踏入新階段。
孫東表示,去年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河套香港園區將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並會以功能區塊形式劃分,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新科技與先進製造等支柱產業。目前,西邊第一期第一批次的首三座大樓,分別是兩座濕實驗室和一座人才公寓,已經興建完成,企業正陸續進駐,園區今年年底前將正式營運。同屬第一批次的餘下五座大樓正加緊興建,將於2027年起陸續落成。這次市場意向調查主要圍繞第一期餘下的第二、三批次的選定地塊。
孫東稱,整個香港園區的建設規模龐大,光靠政府難以成事,必須借助市場力量,做到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相結合。計劃首先推出市場的是第一期第二、三批次中約5.2公頃的兩個地塊組合,含10個地塊,用於興建濕實驗室、先進製造大樓,以及國際學校和人才公寓等。至於第一期的其他地塊,亦歡迎感興趣的企業提出發展意見。
孫東說,河套香港園區的管理公司——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已經與近30家分別來自內地、香港及國際的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就進駐河套香港園區深入磋商,其中相當部分已簽署租約,正在安排進駐園區開展業務,這當中包括世界領先的骨傳導設備研發及生產商韶音科技、全球頂尖的鋰電池原材料生產商天齊鋰業、全球領先的智能傳感交互解決方案提供商獨角獸企業歌爾微電子,以及國際知名生物醫藥企業阿斯利康。第一期餘下第二、三批次的土地目前正在進行平整工作,預計於明年年初釋出土地作創科發展。
孫東還說,特區政府正與深圳當局磋商修建接駁兩地園區跨境橋的細節,爭取早日成事。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