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芷珊、吳健怡)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去年11月底正式啟用以來,飛機起降量穩步上升,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更展望今年全年或有逾3.3億人次經各口岸出入境香港,有望超越2019年疫前水平,提升機場運力刻不容緩。香港機場管理局昨日宣布,機場二號客運大樓(T2)將於下周二(23日)起分階段啟用,首階段率先開放設有41個旅遊車及跨境轎車等停車位的旅遊車候車大堂,一併提供跨境交通售票櫃枱、內地機場候車處、航空公司抵港貴賓室及餐飲等設施。機管局預料T2離境層於明年首季投入運作,將設置航空公司辦票櫃枱,全面啟用後,機場容量會由現時每年8,000萬人次飆升至1.2億人次。業界相信,T2啟用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有助吸引來自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旅客經香港轉機,以及便利海外旅客遊玩大灣區。
隨着三跑道系統已投入運作,機管局正與業務夥伴按客運需求分階段啟用新的客運設施。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昨日介紹,二號客運大樓設有離境層、抵港層、旅遊車候車大堂及相關設施,主要透過3條室內通道無縫連接一號客運大樓抵港層及旅遊車候車大堂,「旅客無須受天雨影響,步行數分鐘即可便捷來往。」
屆時,港鐵機場快線列車抵達機場站後,兩邊車門將同時開啟,分別通往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
連接灣區逾110個目的地
下周二起率先啟用的T2旅遊車候車大堂位於最低層,除提供41個泊位外,更整合多類服務,包括途經不同陸路口岸的跨境客車服務,以連接大灣區逾110個目的地;航天跨境轎車則提供點對點接送服務,方便旅客來往香港國際機場與內地及澳門。
同時,旅遊車候車大堂亦提供旅行團上客位、本地旅遊車和非專營巴士服務,以及特別需要服務如復康巴士;機員巴士服務為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提供旅遊巴上客位,居民巴士則提供前往愉景灣及珀麗灣交通服務。候車大堂亦設有7間餐廳及零售店舖,包括咖啡店、冰室和手信店等以滿足旅客所需。
姚兆聰解釋,目前香港國際機場的旅遊車服務分散於一號客運大樓及旁邊兩個停車場,而當T2的旅遊車候車大堂啟用後,可把相關服務全部集中在一起,包括提供跨境客車的票務櫃枱服務,旅客亦可在舒適的冷氣環境中候車。至於原有的一號客運大樓停車場將於年底起用作預約的士、網約車和的士車隊的上落客位。
他指出,新的旅遊車候車大堂即使放諸全球亦頗具獨特性,甚至是多式聯運的重要一環,每日有大量車輛往來於香港與不同口岸。
40%旅客來往內地或澳門
據統計,香港國際機場去年錄得約2,000萬人次經香港國際機場來往內地或澳門,佔機場整體旅客量的40%,該候車大堂將進一步便利旅客往來,配合海天中轉大樓、內地城市候機樓等設施,強化大灣區交通網絡。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目前香港國際機場的旅遊車服務過於分散且位處室外,容易受天氣影響,對旅客較不便,即將啟用的T2旅遊車候車大堂可令旅客更舒適地在室內候車,已獲旅遊巴業界的高度評價。
對於機管局預計明年首季正式啟用T2的離境大堂及相關設施,初期將有十多間航空公司櫃枱遷往該處,易志明透露,相關航空公司已做好搬遷準備,過去旅客需在T2辦理登機手續後返回一號客運大樓登機,未來則可於T2直接辦理過境手續,大幅提升流程效率,增加客運服務空間並滿足未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