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连续四年举办全国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河南赛;2022年,河南省委部署“设计河南”工作以后,将乡村设计纳入重点工作任务,以“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为载体,通过高位统筹、机制创新、人才支撑等举措,构建协同推进工作格局,有效破解乡村建设同质化、资源闲置、人才短缺等突出难题,推动乡村设计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乡村发展路径。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乡村设计工作推进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出台《设计河南建设中长期规划》《设计河南建设行动方案》《支持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乡村设计工作方案》,聚焦现代农业设计、农村产业融合设计、美丽乡村创意设计三大方向,部署乡村风貌设计、农业创新设计等十项重点任务,推动实现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设计全覆盖。二是凝聚工作合力。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教育、工信、自然资源、住建、文旅、团省委等部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共同举办“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推动需求对接、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协同发展。三是加强政策保障。乡村设计工作连续两年纳入河南省委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列入《河南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确保与年度重点工作紧密衔接。
搭建专业平台,夯实乡村设计发展基础。一是建立工作协调平台。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大乡建平台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厅直属各单位力量,推动乡村设计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专班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设计落地难题,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二是打造赛事运营平台。组建“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大赛组委会,建立设计需求库、作品资源库、落地项目库,实现作品征集、评审、落地运营一体化推进。在作品征集阶段,广泛挖掘乡村实际需求,引导参赛团队精准创作;在评审阶段,邀请业内专家从创意性、实用性、落地性等方面严格评审;在落地运营阶段,跟踪项目进展,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作品有效转化。三是构建行业服务平台。成立河南省乡村建设者协会,汇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专业力量,重点开展模式探索与示范引领、案例研究与标准制定、智库建设与政策咨询、宣传推广与供需对接、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业服务流程。目前,协会已吸纳会员单位60余家,为乡村设计提供常态化、专业化服务,推动乡村设计行业规范发展。
创新赛事模式,打造设计赋能乡村载体。一是引入第三方机构。改变政府部门传统办赛模式,大赛引入专业机构参与赛事策划、组织、运营,提升赛事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化办赛,参赛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初期的设计机构、专业设计师,逐步拓展至高校师生、乡村建设者、返乡青年等群体,激发全社会参与乡村设计的积极性。参赛作品数量从第一届174份,到第四届793份,累计吸引近100所高校、300多家社会机构、2000多名设计人员参赛,135件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二是丰富赛事内容。加强多方合作,某银行连续两年赞助支持大赛,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优质资源助力赛事开展。鼓励地方政府承办赛事活动,信阳市平桥区、郑州市金水区、洛阳市新安县等多地积极承接,分别在郝堂村、马渡村、李子沟村举办大赛启动仪式,先后开展了新闻发布会、创意论坛、培训讲座、村庄需求发布会、大学生实训营等系列活动20余场。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搭建大赛信息交流与宣传服务平台,设计专属标识LOGO,开通大赛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赛事信息,提供全方位跟踪报道。组织历届获奖作品巡展,先后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全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展示,并走进机关、高校巡展10余场,有效提升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
注重成果转化,推进设计与乡村建设融合。一是开展乡村需求调研。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梳理乡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主题,引导参赛团队针对性开展创作,确保设计作品贴合乡村实际需求,形成“政府出题、团队答题、乡村用题”的闭环工作模式。二是实施“千村引领”行动。开展“千村引领”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将村内闲置宅基地、农房、校舍等资源,打造民宿、研学、康养等特色空间,到2027年打造1000个示范村、10000个示范户,带动乡村面貌整体提升。目前已成功打造了济源王屋山镇原庄村等多个典型示范村。其中,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河南省赛特等奖)“云上院子——有温度的山居美学民宿设计”落地焦作市修武县金岭坡村,年均客流量15万人次、营业额300万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三是聚焦先导区建设。2025年大赛创新开辟先导区专项赛道,面向16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征集发布66个村庄263项设计需求,涵盖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运营策划设计等5大类。目前,已推动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揭榜认领设计需求,合作签约70个需求项目。
加强人才培育,强化乡村设计人才保障。一是培训基层管理者。连续三年举办全省乡村创意设计培训班,邀请国内乡建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乡村设计理念、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重点,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方式授课,培训对象覆盖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乡建工作的工作人员,着力提升基层干部乡村设计理念和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培育在地实用人才。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战略,将乡村设计人员职业技能培养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到2027年实现每个农业县(市、区)培育10至20名乡村设计师和乡村运营官、共计2000人。推动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工作,将大赛获奖单位的设计运营负责人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打造一支专业技能精湛、带富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乡土建设人才队伍。三是储备青年后备人才。深入推进“百校连百县兴千村”行动,出台《“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乡村设计实战训练营实施方案》,在三门峡市卢氏县等10个县建立大学生乡村设计实战训练营基地,推动基地所在县与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签订校地共建协议。2024年以来,组织13所高校150余名师生参与实训营,完成设计作品65个,其中“我在新安有个院”等35个作品成功落地运营,为乡村设计储备了一批青年创新人才。
作者:汪秀莉 河南省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