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中华网2025-08-27

常听人说,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里,最让家长破防的不是偷偷早恋,也不是把头发染成奇奇怪怪的颜色,而是某天放学回家,孩子“啪”地把书包甩在沙发上,眼神直愣愣的,憋半天蹦出一句:“我不想上学了。”

那一瞬间的窒息感,比电影里反派掏枪指着主角还让人头皮发麻。空气像被冻住,连客厅挂钟的滴答声都变得刺耳。

多数家长的反应逃不出两种:要么血压瞬间飙升,嗓门跟着拔高八度,“不上学?你才多大!不上学以后去捡垃圾吗”;要么慌得手忙脚乱,抓起手机就搜“孩子厌学怎么办”,结果点进一堆标题党文章,要么是“三个月逆袭高考状元”的鸡汤,要么是“厌学就是心理疾病”的恐吓。

越看越乱,最后只能烦躁地关掉页面。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说实话,真不能怪孩子偶尔想撂挑子。学习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算轻松。

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翻一页能看到十个陌生的公式,背完古诗文还要记英语单词,刚搞懂物理受力分析,数学卷子又发下来了。

尤其是考前那几天,桌上堆的卷子能当枕头,熬夜刷题到凌晨,眼皮沉得像挂了铅;考后出成绩,要是分数不理想,不仅要面对老师的谈话,还要承受同学间无形的对比压力。

家长总说“咬咬牙就过去了”,可孩子的牙早就咬得发酸,甚至快咬碎了——成年人都未必能扛住这种日复一日的高压,凭什么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全程扛得稳稳当当?

更要命的是,家长和孩子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孩子觉得“活着都没劲儿,上学更没意义”,家长觉得“你就是好日子过多了,故意作妖”;孩子想找个人说说话,家长张嘴就是“别找借口,赶紧去写作业”。最后只能吵得鸡飞狗跳,孩子摔门躲进房间,家长坐在客厅叹气,问题没解决,矛盾倒积了一堆。

网上那些劝家长“要理解、要鼓励”的话,其实没说错,但光靠嘴说没用,得落到实处才行。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一、理解不是“我知道”,是“我陪你”

“我懂你的累,咱们一起缓缓。”这句话谁都会说,可真能做到的家长没几个。

很多家长嘴上说着“心疼你”,转身就给孩子报了周末的数学班、英语班、物理班,美其名曰“补弱科”;嘴上喊着“咱们歇两天”,看到孩子多看十分钟手机,立马变脸“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那个谁”。

这种“口是心非”的理解,比不理解还伤人。

孩子不是傻子,家长是不是真心疼他,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真正的理解,从来不是居高临下地“安慰”,而是放下家长的架子,跟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拖着脚步往沙发上一瘫,脸色差得像刚跑完八百米,别上来就问“作业写了吗”,可以先去厨房切盘水果,递到他手里,坐下来跟他聊两句“今天是不是体育课跑圈了?看你累的”,或者“听说你们班今天有同学上课睡觉被老师抓了?”

哪怕是聊点无关学习的八卦,也比一上来就提学习强。

尤其是,千万别拿自己当年的经历跟孩子比。

你总说“我当年没手机没电脑,照样考上大学”,可你没说的是,你当年不用面对“同学都在补一对一,你不补就落后”的焦虑,不用承受“每天被家长盯着成绩排名”的压力,更不用应付“短视频刷不停,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的诱惑。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是24小时在线的竞争,是永远刷不完的题和比不完的劲,他们的焦虑程度,比大多数996的中年人还高。

所以,少用你的“想当年”碾压孩子的“现在”,才是理解的第一步。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二、学习不是情怀,是现实的选择题

“学习不是唯一的路,但能让你有更多选择。”这句话被无数家长当成教育金句,可很少有人跟孩子说透——这句话的本质,其实是赤裸裸的现实。

因为学习就是一场投资,而且是稳赚不赔的那种。

你现在花时间背单词、刷卷子,是为了将来能拿到一张文凭,这张文凭可能不好看,也可能不够硬,但它能帮你敲开很多门:能让你不用在刚成年的时候就去工地搬砖,不用在三十岁的时候还在流水线熬夜,不用在买东西的时候先看价格标签,不用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因为没钱而崩溃。

那些整天喊“读书无用”的人,要么是家里有矿,要么是没尝过“没文化只能卖力气”的苦。

因此,光跟孩子喊“学习改变命运”没用,就像你跟乞丐说“钱能买东西”一样,他没见过钱,怎么会信?家长要做的,是带孩子去看真实的世界。

比如周末带他去你公司,让他看看你那个996的同事,晚上十点还在电脑前改方案,手机响个不停;或者早上四点带他去菜市场,看看那些摆摊的阿姨叔叔,天没亮就蹲在地上择菜,一斤青菜跟顾客砍两毛钱,砍了十分钟才成交;再或者带他去火车站,看看候车室里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人,他们可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陌生的城市打零工。

这些场景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孩子再轴,也能看出来:读书的苦,是暂时的;不读书的苦,是一辈子的。学习不浪漫,它不能让你立刻开心,但能让你以后少点无奈:

少点“想给父母买件好衣服却舍不得钱”的无奈,少点“想换份轻松工作却没资格”的无奈,少点“看着别人选生活,自己只能被生活选”的无奈。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三、自信不是“你能行”,是“我陪你行”

“我相信你,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听着像鸡汤,可对厌学的孩子来说,是救命的稻草。

孩子不想上学,很多时候不是怕学习难,是怕自己“不行”——怕数学题永远算不对,怕英语单词永远记不住,怕下次考试还是倒数,怕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见过一个高中生,数学连续三次考不及格,后来直接不愿意去学校了。

他跟我说:“一看到数学卷子,就觉得自己像掉进了黑洞,不管怎么挣扎都爬不出来。”这时候如果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别人都能学好,就你不行”,相当于往孩子的黑洞里扔石头,只会让他越陷越深。

因为真正的鼓励,从来不是空喊“你能行”,而是帮孩子把难题拆成小块,一块一块啃。

比如孩子数学不好,别跟他说“学霸一天刷五百道题”,那只会吓住他。可以先从最简单的题开始,比如每天只做一道选择题,陪着他分析题干,找知识点,一步一步算出来。

等他做对了,跟他说“你看,这道题你不是会吗?下次咱们再试试填空题”。

就是这样小小的突破,能帮孩子慢慢找回自信。

自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孩子每一次遇到困难时,有人伸手拉他一把,每一次做对一道题时,有人跟他一起开心,慢慢堆积起来的。

家长不用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只要做他的“战友”——他不会的题,你陪他一起查资料;他考差了,你陪他一起分析原因;他想放弃了,你陪他一起歇会儿,再重新出发。

不想上学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骂声

总之,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厌学,就急着把“我懂你”“学习有选择”“我相信你”这三句话背下来,以为只要多说几遍,孩子就会变好。

其实没用,嘴上的话再好听,没有行动支撑,都是空话。

比如你说“我懂你的累”,就别再把孩子的周末排满补习班,让他能睡个懒觉,能看会儿喜欢的剧,能跟朋友出去逛逛街;你说“学习能让你有更多选择”,就别只让他看成绩单,带他去体验不同的生活,让他自己感受差距;你说“我相信你”,就别只在嘴上说,拿出时间陪他一起解决问题,哪怕只是帮他整理错题本。

还有一点很重要:别把孩子当成“学习项目”来管理。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定计划,几点起床、几点背书、几点刷题,一旦孩子没完成,就开始焦虑。其实孩子不是机器,他有情绪,会累,会想偷懒。

家长的陪伴应该像家里的WiFi,不用一直提醒“我在”,但孩子需要的时候,一定能连上——他想说话的时候,你能认真听;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帮上忙;他想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你能不打扰。

说到底,孩子说“不想上学了”,不是要跟你对着干,也不是要放弃自己,而是他在跟你求救——“我太累了,我撑不住了,你能不能帮帮我”。

这时候先别急着骂他,更别急着讲大道理,先给他递一杯水,让他坐下来歇会儿,听他说说心里的委屈。

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件苦差事,没人能笑着把所有题刷完,没人能轻松考到第一名。但这份苦里,如果有人能懂他的累,能陪他面对现实,能帮他找回自信,就不会苦到让他想放弃。

家长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别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他一个人的战斗。告诉他,不管他考得好不好,不管他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会陪着他,一起走下去。

毕竟,孩子要的从来不是你的吼骂和大道理,是你的理解、陪伴和相信。

这些东西,比任何励志鸡汤都管用。

外交部发言人就泰国宪法法院裁决佩通坦总理解职答记者问

2025-08-30

海底“植树造林”守护蔚蓝家园 多维度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2025-08-30

韩国多地中学遭遇“诈弹”威胁

2025-08-30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兜底安置、“清单式”帮扶……稳就业在行动

2025-08-30

越南将对13920名囚犯实施国庆特赦

2025-08-30

委内瑞拉再发警告:美军事行动严重威胁拉丁美洲稳定

2025-08-30

日媒:日本少子化进程加速

2025-08-30

行走天津看上合|百年工业之城在齿轮刻度里“上天入海” 创新脉搏持续跃动

2025-08-30

传统节日点燃“甜蜜经济” 文旅融合演绎“中式浪漫”

2025-08-30

水利部:全国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2025-08-30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2025-08-30

破解火电厂供热发电“两难” 我国最大“火电熔盐储热”项目投运

2025-08-30

@所有人 这些“真金白银”的补贴、补助要记得领

2025-08-30

(有片) 警員上水擎槍制服持刀漢 重案組接手調查

2025-08-30

2025-08-30

派出工作组赴一线协助 国家防总针对辽宁吉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5-08-30

李家超落區視察愛東邨 探訪邨內長者戶聆聽民意

2025-08-30

酒店8萬元晚膳「借尿遁」│女事主疑不甘受騙再報案 警追查拘有前科涉案男子

2025-08-30

網約車襲來,高齡司機規管,香港的士業要變天?

2025-08-30

解码A股公司上半年发展新动能:AI引领增长 “反内卷”重塑格局

2025-08-30

A股8月红盘收官 创业板指、科创50月涨幅均超20%

2025-08-30

证监会: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任务举措

2025-08-30

证监会: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2025-08-30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6825亿元 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2025-08-30

六大行上半年合计净赚约6825亿元 拟“大手笔”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2025-08-30

泸州老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营收164.54亿元,净利润76.63亿元

2025-08-30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8-30

加密软件成境外间谍新掩护 国家安全机关发布提醒

2025-08-30

超400万台!我国低空装备向“新”向“智”按下发展“加速键”

2025-08-30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2025-08-30

上合天津峰会倒计时 背景知识了解一下

2025-08-30

百年建筑焕新生 擦亮“老城津韵”金字招牌

2025-08-30

“文化游”“研学游”“美食游”人流如织 “跨境游”激发大湾区澎湃活力

2025-08-30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

2025-08-30

美上诉法院裁定政府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违法 特朗普回应

2025-08-30

法德联手捍卫欧盟数字主权 马克龙:不允许他国替欧盟做决定

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