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7月14日讯(记者 秦金月)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办。北京市文物局以“北京博物”品牌为引领,组织北京地区23家博物馆携200余件精品文创联动参展,用富有温度的文化载体搭建起文明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把中国文化带回家”。
本次参展的23家博物馆涵盖多元类型,既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等北京地区重量级央属博物馆,也包括中国电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北京市属重点博物馆。各博物馆精选代表文创精品,从宫廷雅韵到市井风情,从历史遗存到自然奇观,全面呈现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的文化纵深与多元魅力。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200余件精选展品中,既有广受市场认可的爆款出圈文创,也有兼具创意与巧思的全新设计作品。国家博物馆的“凤冠音乐铃”复刻明孝端皇后凤冠的九龙九凤造型,金翠交辉间融入现代音乐功能,让明代宫廷工艺在指尖流转;故宫博物院的“零废弃”系列用落叶与再生塑料瓶制成环保手环,松枝纹样与龙纹设计传递着“传统与可持续共生”的东方智慧,展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巧妙融合。
展区内,一件件蕴含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创作品成为了跨越文明和语言的“文化使者”。有外宾在“天宫藻井金属解构冰箱贴”前驻足良久,这款取材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藏隆福寺藻井的作品,以金属质感还原明代木作的方井含圆井结构。外宾在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及历史内涵后纷纷感叹:这不仅是一件文创,更是中国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是文明的密码。
恭王府博物馆的“福棠系列香氛”前,嘉宾纷纷拿起香氛喷雾轻嗅,琉璃瓦翠绿包装上的哑金蝙蝠浮雕,传达着“福”的美好寓意;北京艺术博物馆的“福寿冰箱贴”则通过馆藏重磅文物“寿桃”纹样的巧妙创意设计,更传递了一份长长久久的祝福到国际友人心中;孔庙和国子监的“独占鳌头盲盒”则吸引了众多外宾和外媒中的青年群体,拆盲盒的潮流惊喜与“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让科举文化以轻松方式被感知。文创设计让文化的传播更有温度,更具中国韵味。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