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將於7月16日(星期三)放榜,這一天不僅是對中學六年學習成果的一次小結,也是人生篇章的新一頁。面對未知的升學或就業路向,考生除了實際準備,情緒的調適也非常重要。聖雅各福群會青年服務在放榜期間,推出一系列的情緒支援及輔導服務與活動(詳見下表),協助考生以積極的心態迎接人生新旅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12日)在「永不放棄同學會2025」DSE 放榜打氣大會上,鼓勵同學們不要因一次選擇或失敗而否定自己,因為人生中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重新選擇;並強調社會應支持多元化的職業選擇,鼓勵學生按自已興趣選擇職業,「我很期待有一天,當媒體訪問『狀元』時,他們說我想做大廚,我想做舞台設計,我想做歌唱家,我想做電台,我覺得這樣我們的社會多元化,才是好事。」
「永不放棄同學會2025」DSE 放榜打氣大會,有過百名學生和家長參加,有應屆畢業生上台唱歌跳舞表演,分享應考文憑試的點滴,互相激勵打氣。主禮嘉賓甯漢豪指,明白同學在學業和升學過程中難免會感到迷茫和壓力,但強調「一試定生死」的說法並不成立,選錯科目或遇到挫折都是人生必經階段,她鼓勵大家不要因一次選擇或失敗而否定自己,因為人生中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重新選擇。
甯漢豪分享道,自己每日都會提醒自己保持謙遜和勇氣,希望同學多欣賞自己、愛惜自己,吸收身邊正能量,讓屬於自己的那顆星發光發亮,「剛才有同學說最辛苦是DSE,我坦白跟大家說,更辛苦的陸續有來。最重要不是要拿一粒星、兩粒星,要記住那顆星在自己的心裏,其實你自己那顆星能否發光,自己一直看着自己,為自己鼓勵,更愛自己;亦在周圍吸取更多能量,你心裏的星會更明亮。」她更勉勵同學,人生思想不要走向極端,考試成功要感謝身邊人的幫助,而失敗也常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她又強調,社會應支持多元化的職業選擇,鼓勵學生勇於追求不同的夢想,按自已興趣選擇職業,令社會更多元化,這樣的社會才會更豐富和有活力,「『狀元』都清一色經常說,我準備報讀醫科,我準備做工程師,我準備報法律系,其實我覺得不是太好,不是我們香港不需要醫生,或剛才說的這些專才,但我覺得太單一,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很期待有一天,當媒體訪問『狀元』時,他們說我想做大廚,我想做舞台設計,我想做歌唱家,我想做電台,我覺得這樣我們的社會多元化,才是好事。」
今屆DSE將於周三放榜,今年共有5.5萬名考生,按年升近一成。學友社預計聯招競爭加劇,提醒考生要留意每間院校的收生要求及早作兩手準備,並多善用各院校提供的計分機器,計算預期收生分數,而家長亦應在放榜期間多與子女溝通,關心他們的精神狀況。學友社在本月中起提供一系列輔導支援,為學生分析分數及作情緒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