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防暑度夏有“凉”方 新科技新技术助力城市迎战高温“烤”验

央视网2025-07-13

央视网消息:今年7月以来,湖北遭遇了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度过了1961年以来最热的7月上旬。监测数据显示,湖北7月上旬平均气温达30.9℃,较常年同期偏高3.7℃。在这种天气下有什么措施能帮着防暑降温呢?来看记者在湖北武汉街头巷尾的观察。

记者来到湖北省武汉汉口火车站出租车上客的区域,现在武汉市市外的温度大概是在32℃—33℃左右。但实际上体感的温度还要更高,站在户外大概一刻钟,记者热得一头汗。用测温枪测量室外的地表温度,看一下,超过了50℃,非常炎热。

在记者身后的这片区域安装了遮阳棚,实际上这里降温的装置不仅有遮阳棚。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遮阳棚上面还有安装了很多喷雾的装置。通过不间断喷洒水雾,为汉口火车站出租车上客的区域进行降温。

走入这片喷雾区域,可以感到降温的效果非常明显,这里非常凉爽。测量一下这里的地表温度,只有不到40摄氏度了。和户外的地表温度相比的话,有10多度的温差,降温的效果非常明显。记者从江汉区综管办所了解到,像这样的喷雾装置开启的时间是从早7时到晚7时。当然,这个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是晚上天黑以后,气温依然十分炎热,还有很多旅客要进出站,喷雾装置开放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除此之外,在这里还有一个志愿者服务岗亭,岗亭里面免费向旅客发放像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还有冰镇的饮料,为旅客送去一片清凉。

喷雾降温的方式不仅在车站,武汉市每天还会派出多台雾炮车,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雾炮洒水”的组合式机械化作业,着力加大洒水抑尘、喷雾降温的工作力度,道路和车辆“解暑降温”。

除了人需要降温,这几天,武汉市动物园也开启了“清凉模式”,为动物们打造舒适清凉的环境。

天津:科学生态系统为城市开“凉”方

在一些城市,人们还会从建筑环境系统设计层面寻求应对高温的解决方案。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人们通过构建水、绿地与建筑一体化的生态格局,实现了区域整体温度的降低。

通过局部区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真的能够为炎热夏季中的区域小环境带来一丝清凉吗?记者分出两路人马,一路在天津市的河北区,一路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首先通过专业设备的热成像功能,测量同一时间、同一特征环境区域,包括楼体、公园、水面在内的这片区域,进行热成像测温。测温结果显示,天津的中心城区最高为55.3℃,最低为27.3℃,而中新天津生态城最高为52℃,最低为17.4℃。

再来看看楼体,这座建筑上空各个位置测量的温度均超过40℃,远比市区60℃的楼体温度低。像这样的建筑里面是怎么运转的,温度是怎么降下来的?再去里面一探究竟。

记者来到的地方就是刚才从热成像图上看到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这里也是天津首个零碳的建筑。从直观上看,大家看到铺设了很多太阳能光伏板,总面积达到了2200平米,还有一系列看不到的节能设备、节能系统,共同作用实现更多减碳。

专家介绍,传统的空调形式是把热量排到室外空气中,因为能量是守恒的,室内凉快了室外就需热量换出去。所以,这个项目是把热量排到地下,存在地下的热量,冬天可以取出来用于采暖。

不仅仅是这座楼,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标准。空调不散热的同时“大自然的空调”也就是植被更像一把遮阳伞有效拦截太阳辐射热量,最高拦截率高达90%。目前,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40座,居民从小区只要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公园。

除了节能建筑和绿化园林之外,水把热量带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范围内,包括溪、河、湖、湾、海五大水系连通在一起,长度达到43公里。这么大的水循环系统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带走大量的热量,加之之前的绿化面积,中心生态城实现了50%的蓝绿空间比。

试想一座城市,水系和植被占到了一半,再有一趟“过堂风”,该有多清爽。生态城以静湖和蓟运河故道围合区域作为降温“绿核”,结合静湖周边湖岸景观,形成城市大片开敞空间;连通绿地廊道、滨河景观带、生态谷,建成65.5公里的通风廊道,构建降温“绿脉”,让自然风在城市内来去自由,以达到夏天降温的作用。

朝鲜谴责美日韩军演威胁地区和平

2025-07-14

尼日利亚一客机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

2025-07-14

北约秘书长将于7月14日至15日访问美国

2025-07-14

伊媒说伊朗总统曾在以色列袭击中受轻伤

2025-07-14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传出武器射击声

2025-07-14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是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

2025-07-14

“家门口”生态蝶变让宜居指数稳步攀升 “焕新”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7-14

羅淑佩:甲骨文是珍貴文化遺產 對漢字發展影響深遠

2025-07-14

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2025-07-14

李家超:香港和泉州在經貿和旅遊等合作空間廣闊

2025-07-14

我国早稻收获陆续展开

2025-07-14

进入暑期入境游人数明显增长

2025-07-14

电力保供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以赴迎峰度夏

2025-07-14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電影欣賞會今日舉行

2025-07-1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两张清单”帮新技术找到新场景

2025-07-14

【文化中国行】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文脉

2025-07-14

海關連破兩宗航空販毒案 檢逾2300萬元貨拘兩人包括女教師

2025-07-14

網傳有中學生內地考察期間凌晨時分擅離酒店用餐 教育局高度關注

2025-07-14

向“新”向“智”向“绿”行 一项项“大国工程”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2025-07-14

习言道 | 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习近平的告诫有深意

2025-07-14

今年首5月「港漂」被騙超4400萬元 有學生被騙千萬

2025-07-14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2025-07-14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025-07-14

焦点访谈|“四良”融合促“三夏”生产 新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2025-07-14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开幕

2025-07-14

王毅谈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积极成果

2025-07-14

王毅谈南海问题

2025-07-14

专访丨文明对话助推科技共同发展——访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

2025-07-14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2025-07-14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

2025-07-14

新华时评丨让中澳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2025-07-14

京津冀“会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2025-07-14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全部隧道贯通

2025-07-14

朝中社:朝俄举行第二轮外长级战略对话

2025-07-14

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2025-07-14

第42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东京举行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