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翻译学院举办“智译未来:AI时代翻译教育变革”论坛

2025年7月5日,由暨南大学翻译学院主办的“智译未来:AI时代翻译教育变革”论坛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行政楼207会议室成功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邀请了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德凤教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东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蓝红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潘珺教授、广东省翻译教指委主任委员张保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献珑教授、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丁丽董事长、策马集团危高健副总裁、福州译国译民集团有限公司谢亮亮总监等学界和行业专家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论坛开幕式

论坛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由暨南大学翻译学院党总支书记邓永忠主持。翻译学院院长梁瑞清教授致开幕辞。

梁瑞清代表翻译学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谢意,并详细介绍了翻译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特别强调了学院一个原则、两个面向、三大支柱、两个特色方向的“1232”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外向型高层次复合型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人才为原则,面向区域国别研究、国家战略和AI技术发展等技术变革,以语言文化素养、数字人文素养、区域国别研究素养为三大支柱,重点发展文化传播和涉外法治翻译两个特色方向。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探索翻译教育的新路径,为翻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论坛共设置了九场主旨发言,内容涵盖翻译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技术赋能等多个维度。

主旨发言一: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本科教育的转型创新

李德凤教授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专业本科的核心价值,包括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传递、复杂语境的精准把控、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及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译者的翻译能力模型,阐述了更强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他从多个维度对比了人工翻译与AI翻译的主要差异,提出了翻译本科学位转型及创新的有效路径,如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并探讨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平衡、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等实用思路。

主旨发言二:

AI翻译限度与翻译人才培养再思考

王东风教授以京师同文馆为案例,分享了其在近代中国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历史经验与深远启示。他认为,回望历史不仅有助于梳理教育理念的演进脉络,更能为AI时代的翻译教育提供借鉴与思考。他指出,当今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走“通才”路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更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跨文化思维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综合素质。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他强调:虽然AI可以辅助翻译工作,但在文学翻译等高度依赖人文理解和审美判断的领域,机器翻译仍难以替代人类。他呼吁翻译教育应深入反思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重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主旨发言三:

AI时代翻译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蓝红军教授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他指出,尽管机器翻译技术显著提升了效率,但其幻觉生成、误译频发及逻辑断裂等问题不容忽视。他强调,批判性思维是译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翻译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提升批判意识与伦理判断力,以应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

主旨发言四:

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育的创新实践:

香港浸会大学案例研究

潘珺教授以香港浸会大学翻译课程的多年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她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产教协同育人等维度,系统阐述了浸会大学在新时代翻译教育改革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技术应用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统一。她指出:“在AI时代,不应该害怕AI会取代我们,而应该害怕我们越来越AI化。”“AI所不能实现的情感注入、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更需要人文学科的输入。因此,AI时代才更应该是文科崛起的时代”,这些论断都促使我们更客观地思考AI时代文科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

主旨发言五:

AI时代的翻译教与学再思考

张保红教授围绕翻译教学实践的再思考展开讨论。他以《咏鹅》一诗的英译为例,深入探讨了AI背景下翻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他指出,翻译教学与研究在经历多次转向后,应重新回归文本本位,重点关注“教什么、学什么和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翻译跨学科内涵建设具体涵盖三个维度:一是通过语言与文学的学习掌握翻译技巧,二是通过技术与专业的学习掌握翻译技能,三是通过艺术的学习掌握翻译技艺。他强调,要提升翻译质量,必须注重学习汉英双语,增强双语转换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主旨发言六:

区域国别学与翻译教育的交叉融合:

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

朱献珑教授聚焦区域国别学与翻译教育的交叉融合,指出翻译是建构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需求,作为跨文化知识生产的媒介,通过对特定区域政治、社会、文化文本的深度解码与重构,能够助力构建兼具本土话语逻辑与国际传播效能的知识体系。他强调,从人才培养维度看,区域国别学为翻译教育提供了跨学科范式,通过语言能力、区域认知与跨文化协商能力的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出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

主旨发言七: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外语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

丁丽董事长以具体智能技术和产品形态为例,分析了大语言模型与NMT模型、RAG技术的融合使用。她从助力外语教学、科研与管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人机共生的外语教育新模式,为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主旨发言八:

区域国别学的实践逻辑与价值落点

危高健副总裁聚焦“学科、政策和企业需求如何对接”“专家库建设、合作模式设计和教学工具创新”“人才培养和就业拓展”三大问题,提出国别与区域研究应从书斋走向现场,走入企业、融入市场,既服务于国家的全球战略,也服务于青年人才走向国际舞台的成长路径。

主旨发言九:

AI时代下翻译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

——译国译民解决方案分享

谢亮亮总监围绕AI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核心挑战,提出了“三维赋能”解决方案。他指出,当前翻译人才培养面临技术迭代加速、跨学科能力需求升级、文化理解深度要求提升三大核心挑战。通过创新“外语+垂直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新时代外语人才从“外语通”到“外国通”的跨越。

论坛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翻译学院副院长陈毅平教授致辞。他对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他指出,各位专家学者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为新时代背景下翻译教育的创新发展、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论坛合影)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嘉宾是大湾区翻译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和翻译行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发言堪称大湾区翻译宣言:AI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翻译教育既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加大内涵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又要与时俱进,拥抱技术,用其所长,让翻译人才培养如虎添翼。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翻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翻译学科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翻译学院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为培养新时代亟需的高层次翻译人才而不懈努力。

图:欧阳垚

文:李璟璐

從招牌光影到裝置敘事 舊夢淬新光 霓虹匠魂鑄就當代詩行

2025-07-09

議員關注國際調解院KPI 張國鈞:創造就業推動法律實務

2025-07-09

葵涌邨男子危坐40樓外牆石壆 談判專家兩小時勸服

2025-07-09

路政署表示北環線項目將引入國家標準

2025-07-09

中大268個研究項目獲研資局撥款逾2.34億港元

2025-07-09

Chiikawa主題輕鐵列車本周六起行走

2025-07-09

簡樸房條例草案首二讀 出租劣質劏房最高刑罰囚3年

2025-07-09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陈志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07-09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抵达法院 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审查

2025-07-09

美国白宫称得州洪水是“天意”引批评

2025-07-09

天太热 雅典卫城暂时关闭

2025-07-09

“数”里行间看“十四五”成绩单: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25-07-09

透视6月份CPI数据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2025-07-09

我国首座!海南百年灯塔正式获颁“2025年度历史灯塔”

2025-07-09

各地夏日文旅消费“热浪”奔涌 “暑期经济”乘“热”而上

2025-07-09

摘葡萄、晒笋干 收获大自然的馈赠 感受夏日丰收的喜悦

2025-07-09

状态良好 神十九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2025-07-09

便民服务有“凉”策!群众“家门口”有了避暑好去处→

2025-07-09

云南糖料蔗种植面积止跌回升,实现蔗农收入近百亿元

2025-07-09

水稻旱育钵苗新技术在沙地盐碱地种植获突破

2025-07-09

安联资管四年三换帅难解外资“水土不服”:资管狂飙、寿险滞涨、财险盈利难

2025-07-09

日籍老将履新长生人寿副总!历经十七年中层蛰伏与三年短暂离场

2025-07-09

平安人寿周口中心支公司被罚26万元:虚列费用、欺骗投保人等

2025-07-09

太平产险周口分公司被罚19万元:虚列费用等

2025-07-09

太保产险荣县支公司被罚1.8万元:违规跨省承保异地车险业务

2025-07-09

阳光人寿开封中支及相关人员被罚:误导宣传、编制虚假资料等

2025-07-09

中华联合财险自贡市大安支公司被罚6.3万元:违规经营农险业务

2025-07-09

信泰人寿河南分公司曹娟被罚10万元:对编制虚假资料行为担责

2025-07-09

张浩菁获批担任中宏人寿审计责任人

2025-07-09

OHAMA TERUHISA(大滨辉久)获准担任长生人寿副总经理

2025-07-09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已获核准

2025-07-09

茅台集团贵阳公司因未及时公示年报入异常名录

2025-07-09

华为北汽发布享界新车标,全新旅行车将于秋季上市

2025-07-09

消费医疗下行趋势下,这家口腔连锁凭什么还能上市?

2025-07-09

2025肠道微生态发展策略共创会在深圳举办

2025-07-09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去世,享年93岁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