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升温,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各地积极推出集聚人气、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活动,丰富游客的假日体验。
1日,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迎来客流高峰。景区采取分段式预约,此外还提前1小时开园,延长1小时闭园,让游客的游览时间延长2小时。
悬空寺为纯木质结构,为加强文物保护,每天登临票在3260张以内。据了解,“五一”假期的登临票已售罄。
1日是假期首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单日预约游客达到近3万人次。云山花海间,景区准备的国风演艺和大漆云扇制作吸引了不少游客。
“五一”假期,湖南天门山景区以自然风光吸引中外游客。随着夜幕降临,天门山山体被五彩灯光点亮,999级彩虹台阶灯光流转,远看就像一道连通天地的彩虹桥,将千年奇观天门洞装点得更加巍峨壮观。
1日上午,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超2000名外籍游客乘坐三艘邮轮同时抵达,开始他们的中国之旅。这也是近年来天津口岸最大批次的外籍游客入境。
湖南常德:体验动物野趣 尽享生态之美
“五一”假期,与动物们来一场亲密的接触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在湖南常德野生动物世界,游客不仅可以亲近动物,还可以乘坐直升机,从空中解锁不一样的游玩体验。
这两天,湖南常德野生动物世界迎来大量游客,假期首日就有上万名游客观光游玩。在水豚馆内,这种被昵称为“卡皮巴拉”的动物因其憨态可掬的形态,一大早就成为“流量明星”,不少游客入园后都直奔这里。
在小动物幼儿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10余种动物幼崽。刚出生不久的小浣熊、小灰狼们也隔着保温箱与游客见面。除了乘车或步行游览园区,这里还可以乘坐直升机从空中全方位欣赏动物生态。
为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园区还增加了动物互动演出、非遗展演等主题活动。
江苏苏州:深挖产业特色 乡村游玩出新花样
“五一”假期,江苏苏州盛泽镇创新推出“纺织+文旅”融合项目,通过面料创意市集、智慧工厂体验等特色场景,打造“田园牧歌”与“工业美学”交织的旅游新模式,为游客提供别样的假期体验。
苏州盛泽镇的黄家溪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五一”假期首日,村里迎来不少举家出游的游客。人们在这里露营、钓龙虾、摘瓜果,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尽享假期悠闲时刻。
结合纺织产业特色,当地还搭设面料创意市集,邀请本地从事面料、服装生产的企业“摆摊”,各类时尚服饰、创意面料吸引游客驻足欣赏、挑选。
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副书记俞赟称:“以流量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工业旅游+生态露营’的跨界模式,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江苏连云港:从书本到实践 航海研学掀起热潮
除了亲近大自然,“五一”假期,也有不少人选择参与研学活动。在连云港市海州湾,学生们走进“海州湾之星”邮轮,沉浸式场景开启海洋探索之旅。
这座长135米、宽20.6米的邮轮不仅保留原始船舶结构,更以船舶驾驶模拟、潮汐观测等特色课程串联起航海科技与海洋文化的沉浸式课堂。学生们依次参观驾驶室、机舱、甲板及救生船。在驾驶室,他们通过航海雷达、电子海图等设备了解船舶导航原理,学习如何通过罗经辨别方向;走进机舱,观察主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直观感受船舶动力来源。
连云港海事执法人员还化身“安全老师”,给同学们普及乘船安全须知、救生衣正确穿着、溺水自救技巧等。
连云港海事局墟沟海事处执法人员杜绍娟称:“通过参与研学活动,开展场景化教学,让安全教育跳出书本。我们将持续打造多元化水上安全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构筑起认识海洋、守护安全的成长桥梁。”
河北:传统邂逅科技 “智能机器狗”舞狮
“五一”期间,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景区推出醒狮技艺与智能机器狗的互动表演,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交织,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5月1日,在老龙头景区,醒狮技艺与智能机器狗的互动表演《智舞雄狮》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参与,4台搭载智能交互系统的机器狮与醒狮队同台献艺,现场游人沉浸式体验“长城+科技”的文旅新产品。
据悉,“五一”假期,山海关还推出了《长城战鼓》实景演艺、裸眼3D夜游项目《身向榆关那畔行》、长城光影秀《观·山海》等长城非遗系列文旅融合创新活动,让游客获得全时段文旅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