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各地景区、文博场馆、主题街区等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演艺新空间新场景,从“看景”到“入景”,游客不仅在景中游,更成为“剧中人”。
“五一”假期,水乡周庄精心打造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观众手提一盏盏鱼灯一起逐光而行,走进热闹繁华的生活图景。焕新回归的《只此周庄》沉浸式演出,在故事脉络不变的基础上,剧情变得更紧凑,增加了更多互动体验。3D虚拟空间、元宇宙场景搭建等高科技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视觉呈现。游客仿佛一瞬间穿越回了宋朝,走入了一幅幅宋代市井生活画卷,让“看戏人”成为“入戏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千年水乡文化。
5月1日,大型沉浸式烟花秀《天画山西·遇见花火》在山西省晋中市莲花湾景区上演。表演以天幕为画布、焰火为笔墨,结合巨幅投影、动态水秀、聚光矩阵与特效互动,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空交响诗”。
据介绍,未来,“天画山西”将与山西文旅深度融合,把山西文旅的重要画面植入烟花秀表演,如“烟花秀+云冈石窟”“烟花秀+壶口瀑布”“烟花秀+太行山”等。
北京:数字科技助力 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
近年来,科技打造的沉浸式互动演艺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丰富了游客的出游体验。
在北京“798·751”文化创意园区,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式VR院线正式开幕。3500平方米的超大空间分为5大主题影厅,涵盖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宇宙科普、影视娱乐、游戏探险等多元主题。观众仅需一个头戴显示设备,可以一秒穿越唐朝、梦回北宋,或深潜入海,或遨游太空……
与传统影院不同的是,每部VR影片的观看场域是开放空间,观众可以行走、活动、交流,也可以联机一起游戏探险。
展览+演出 老街区一路向“新”
目前,演出市场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小剧场为城市引流、为文旅添彩,各地极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丰富的演艺内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如今,演艺新空间与小剧场正成为文化消费的新增长引擎,剧场及演艺机构也主动求新求变,打破传统功能边界。作为北京东城文化地标之一的隆福寺,假期期间游人如织,非遗技艺展示、文创市集加上北京人艺等戏剧演出场所及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等艺术展览场所,如今的隆福寺园区已形成聚集“展览+演出”的文化艺术主题街区,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新地标。
近年来,长沙生长出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以场景化呈现、沉浸式体验成为不少游客来长沙的必打卡之地。
记者从湖南省文旅厅了解到,结合手机移动数据建模分析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过夜游客在湖南长沙的停留天数为3.05天,丰富的演艺内容使这一数字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加到3.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