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今年3月1日開幕的啟德體育園,昨日在主場館、體藝館和青年運動場舉行最後一場約6.3萬人參與的大型演練,為歷來最多人數參加。演練使用所有場館,並模擬要員或外賓到訪。同時,特區政府首次使用人工智能平台「離場易」,實時分析數據和人流密度,以不同顏色顯示沿途人流,供參與人士參考選擇離場路線。跨部門演練小組執行長、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總結演練表示整體暢順,「離場易」錄得逾1萬人次觀眾使用,強調網站最大作用是令參加者有新體驗,未來會優化網站,透過宣傳增加使用率。

演練由昨午3時至6時舉行,參與人士半數是公眾,另一半為公務員,其中主場館下午3時前開放予持票觀眾經安檢入場,至於青年運動場及體藝館的觀眾則無須安檢,入場後觀看影片;傍晚5時起,主場館上演文藝綜合大匯演,有舞蹈匯演、運動員分享、七人欖球及足球示範等,約一個小時後結束。


突有人不適 用擔架床送院
其間演練出現有人感不適的突發事故,由救護員用擔架床協助送院。
同時,演練期間並測試有要員或外賓到訪的場景,貴賓下午4時06分由主場館的貴賓入口進入,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今次模擬貴賓入場共安排35輛車,包括一位VIP貴賓,由一輛警察電單車及5輛私家車將其送至貴賓入口。

演練約於下午6時結束,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考察離場人流情況。陳國基表示,對是次演練非常滿意,認為安排暢順,而三個場館同時使用,人流會相較一般使用更多。
入場率逾八成 40分鐘「走清」
周一鳴指出,此次共派發6.3萬張門票,入場人數逾八成,觀眾整體離開體育園區時間維持約40分鐘,當中逾八成參加者約需時20分鐘離開場館,未來兩周會再與跨部門演練小組、啟德體育園和其他持份者,商討有否地方需要優化和準備預案。
體育專員蔡健斌認為,主場館準備工作、軟硬件和場內外也非常到位,經過多次測試演練,已準備就緒迎接本地、內地和海外觀眾入場。被問及下月1日開幕典禮,他表示典禮盛大而隆重,到時有體育界、文化及演藝界人士參與表演,陣容跨年齡和跨世代。
另外,港鐵按演練活動規模及性質,將屯馬線列車服務加密至與早上繁忙時間相若水平,並安排「空載列車」候命,適時調整服務,另加派車站人手協助乘客,並於晚間特定時段特別是觀眾離場時,啟德站B、C及D出入口只供入站,啟德站A出入口只供出站;宋皇臺站D出入口亦只供入站。
巴士方面,運輸署表示兩間巴士公司今次安排10條特別巴士線共約50部巴士,並安排三個有足夠空間的上落客點,散場時有20輛巴士在場載客。運輸署助理署長鄒炳基表示,約一成演練參與者使用特別巴士服務,體育園未來會視乎每次活動性質、參與人數、散場時間以及參與人士對某些交通的需求而作出調整。
市民讚「離場易」好用:知哪裏擠塞
至於政府聯同港鐵、巴士營運商及啟德體育園等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離場易」,提供離場路線所需時間及人流密度等資訊,協助觀眾選擇最適合的離場路線,以紓緩大型活動散場時的大量人流和公共交通壓力。其中平台以不同顏色顯示沿途人流,供參與人士參考選擇路線。
參與演練的市民邱先生形容啟德體育園設備新穎,交通方便,沿途標示清晰,他離場時使用「離場易」研究路線,「起碼今次會知道哪裏擠塞。」

【特稿】旅客讚體育園成港新地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昨日不少參與演練的市民表示,啟德體育園設備十分現代化,交通亦十分方便,期待場館日後舉辦更多國際性賽事及演出,促進本港經濟。亦有旅客表示,體育園已經是香港新的地標,希望以後能在主場館觀看演出。
市民盼多辦國際盛事吸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下午3時在啟德主場館直擊參與演練人士入場情況,只見場外人頭湧湧,主場館外架起鐵馬,劃分各安檢通道的排隊區域,場外並設有儲物架擺放水樽等違禁品。首次到啟德體育園的陳女士表示,從宋皇臺站出站後一路有工作人員指示,很快便到主場館,而安檢過程方便,她沒有帶水瓶等物品,「今次不是第一次演練,之前透過傳媒知道不可帶水和雨傘等入場。」

她形容到場館路段指示清晰,主場館很宏偉,而她離場後會到附近零售館和商場遊逛,「看看有沒有咖啡店,到附近坐吓才回去。」她並希望啟德體育園多舉辦不同賽事,讓更多旅客來港並刺激消費。
住在觀塘的宋先生昨日帶兩歲的幼兒到場,表示是首次到來感受主場館魅力,他亦有使用「離場易」,大讚網站指引明確,實時顯示前往不同地方的路線和時間,非常方便,而他經網站資料考慮路線及時間,選擇步行至啟德站離場。

遊客指園區現代化配套交通全面
除參與演練的巿民外,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主場館外亦發現不少旅客到場拍照打卡,其中來自深圳的王女士表示是專程來看體育園,認為園區十分現代化,非常喜歡主場館外炫彩的紫色,並認為交通方便,配套設施亦全面,如啟德零售館有很多餐廳及運動品牌專賣店,讓她品嘗香港的美食及購物。她並表示自己是周杰倫的歌迷,知道他今年6月會在啟動體育園開演唱會,但可惜沒有搶到演唱會門票,期望下次有機會到場看偶像演出。

旅遊業:啟德主場館啟用有助吸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啟德體育園開幕後有不少精彩的活動,不僅有來自不同地區明星的演唱會,亦有馳名國際的香港七欖賽事,以及年底舉行的全運會等。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啟德主場館可容納5萬觀眾,是紅館約4倍,相信啟德主場館啟用後,能發揮吸客效應。
崔定邦料未來更多明星開演唱會
崔定邦表示,就目前公布的啟德體育園盛事活動,都相當具吸引力,估計未來有更多明星在啟德開演唱會,帶動更多旅客訪港,「據我所知紅館現在開演唱會,如果觀眾約1萬人,大概三分之一是非本地客,啟德體育園容納人數更多,預計吸引外地客的效應也會相應放大。」
金威旅遊董事總經理林達文建議,演唱會或體育活動主辦方與旅行社加強合作,預留部分門票給旅社作為套票銷售。他表示,由旅行社帶團參與大型演唱會,不僅可讓團友有機會遊覽本地其他景點,對於活動管理、交通也有幫助,「團客首先會乘坐旅遊巴,散場時無須給公共交通增加壓力,也有領隊導遊進行管理。不過是否能夠達成合作,也要視乎演唱會主辦方的購票規則,有些明星一票難求,只在特定平台公開發售,這是商業決定,也沒辦法,但體育活動門票一般都可以以多個渠道放售。」
他亦指出,隨着各種交通運輸運力恢復正常,現時訪港旅客數字已恢復至疫前水平,加上新場館啟用的利好因素,對今年旅業復甦持較樂觀態度。
另外,有市民及運動員對長期舉行七欖的香港大球場懷有特別感情,認為其難以替代。崔定邦則認為,「舊的回憶也會被新的經歷替代,我自己親身到過啟德體育園兩次,真的被它征服,愛上它,相信大家以後也會和我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