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本届进博会,老朋友积极踊跃、连续参展;新朋友信心满满、欣然赴约。来自全球的参展商不仅带来多款首发首展产品,也在寻找合作机会,加速产品落地中国的步伐。

作为企业了解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新朋老友齐聚进博会,他们不仅看中进博会的平台作用,更希望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共谋发展。

直观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葛岚表示,他们始终坚持把最新的技术带到进博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绝佳机会,而且让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表示,进博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连接世界的独特窗口,每年都能从进博会上了解到最前沿的技术。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高级董事大家正宏表示,这里可以了解中国市场的新趋势和需求,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等,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很多企业也积极在中国布局,不仅在多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很多产品也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表示,他们有300多家企业参加了进博会,(香港)贸发局设立了两个展馆,希望香港作为一个超级联系人、超级中间人的角色可以带一些内地的企业到国外去。

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石肇表示,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这次他们带来了三款国产新品,这是他们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区设立重要的内外科医疗产品生产线。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他们看到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他们不仅将新品牌和新技术引入中国,其中有很多都是在中国研发的。

医科达全球董事会主席劳伦特·莱克赛尔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稳定的投资热土,他们也期待继续加码,特别是用中国技术、中国工厂服务全球,下一步还要更深度地跟中国的创新体系做联合开发。外企高管会“搬”进“四叶草”
在本届进博会展会现场,记者遇到了一家瑞典企业,他们首次把企业的高管会“开”到进博会。

进博会开幕式刚结束,阿法拉伐集团负责人埃里克森就马不停蹄往展台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他,就被一家美国企业的负责人拉过去逛展。看产品、谈合作,双方一拍即合,15分钟就达成了合作意向。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森表示,这15分钟对月而言太美妙了,他们已锁定了一家合作伙伴。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表示,他的团队要马上开始工作,现在他们的目标是进博会闭幕前双方要签署谅解备忘录。

2025年,阿法拉伐已经是第五次参加进博会。为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他们今年直接把自己的高管会“开”到了进博会。

埃里克森表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20%。他希望整个团队能感受中国的活力,并从这里学习。这样当他们讨论未来规划时,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就能有相同的理解,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周。

高管会上,能源转型和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成了重要议题。为此,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专家与集团高管们分享,主题也跟“十五五”相关。密密麻麻的笔记、积极的问答互动,但凡涉及中国话题,高管们不想错过任何一条信息。

阿法拉伐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弗雷德里克表示,这份五年规划中有诸多要素令人振奋,不仅体现在中国国内发展层面,更展现其国际视野。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绿色科技领导力,这必将为公司创造新机遇,他们一定会加大投资把握所有机会。从11月2日抵达中国,浩浩荡荡一行人要在中国停留6天5晚。记者在罗列的一份行程单上发现,至少有两场集体活动是跟“十五五”规划建议相关。

阿法拉伐东北亚区公共事务及市场部副总裁顾闻表示,阿法拉伐的2030年规划建议跟“十五五”规划是紧密切合的。如果阿法拉伐希望从2024年底到2030年业绩能够增长1.5倍,“十五五”规划建议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当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管们首次齐聚中国,除了感到兴奋和开心,中国速度和效率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阿法拉伐集团执行副总裁尼什·帕特尔表示,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节奏很快,思考很快、决策更快。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驱动着创新的步伐。

阿法拉伐东北亚区总裁唐沐屾表示,进博会是一个特殊的平台,产业链供应链的许多环节都在这里,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到所有这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