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今日(29日)發布《照顧者生死素養研究報告》,揭示本港照顧者在面對晚期照顧安排時,普遍承受沉重壓力,且對相關生死、照顧的法例及資源認識不足,亟待社會加強支援,以應對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社聯為此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立生命管理政策框架、強化照顧支援系統等等。
該研究於今年6月進行,共訪問300名照顧者。結果顯示,六成照顧者屬「高負擔」群組,平均每周照顧時數高達42小時;超過四成出現持續健康問題,包括疲累、睡眠困擾及情緒問題。照顧負擔與健康狀況呈現顯著關聯,尤其以照顧認知障礙症或晚期病患長者的壓力較高。
研究亦發現,照顧者的「生死素養」平均得分僅4.97分(滿分10分),低於新加坡整體水平。他們對安寧服務、在家離世法例及社區支援等認知不足,影響照顧質素。此外,多數照顧者對預設照顧計劃、持久授權書等工具感到陌生,逾半數未曾與被照顧者討論相關安排,主要原因包括不清楚如何訂立及擔心引發情緒壓力。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指出,照顧者在身心健康、知識掌握及社區支援方面均面臨重大挑戰。他建議政府建立生命管理政策框架,推動生死教育常態化,以落實「居家安老為本」的施政方針。
社聯提出四大政策方向,包括建立生命管理政策框架、強化照顧者支援系統、改善財務支援及規劃工具,以及提升社區照顧能力,並社會共建關懷友善的照顧環境,讓市民有尊嚴地走過人生最後階段。
責任編輯: 孫佳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