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当前位置:新闻 > 国内 > 正文
嫦娥六号月壤科学分析“上新”!撞击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
2025-10-2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研究,识别出来自太阳系外一种名为“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种残留物里富含水等成分。这一研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开辟了新思路。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科研工作围绕2克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展开,他们精准找到了7颗富含橄榄石的微碎屑,这些微碎屑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发生熔融后快速冷却结晶的产物。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太阳系以外,具有富含水与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特征。通过进一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这一发现不仅表明小行星带物质可以向太阳系内迁移,还对解释月球表面水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表示,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就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莽称:“月球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有很多假说,有说它是原地的,有说是太阳来的,有说是彗星陨石过来的。我们发现这个陨石是富含水的,但以前的认识认为它的百分比是很少的,但我们现在发现了很多这类的陨石,那代表它对月球水的贡献以前是远远被低估的。在未来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真正定量到底有多少水是通过这一类的陨石带过来的。”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