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华盛顿|9月10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最高法院周二宣布,将快速审理总统特朗普提起的上诉案,挑战下级法院对其全球关税政策的否决裁决。
大法官们计划在11月第一周听取口头辩论,这一紧凑日程表明法院正寻求快速解决这场影响数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法律争端。
案件核心:总统关税权力与宪法授权之争
报道称,此次审理的核心问题是,美国总统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依靠紧急状态法案单方面对外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案件涉及特朗普设立的两类关税:一类是针对特定国家的“互惠关税”;另一类是以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国为由额外征收的25%关税。
据悉,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全球关税超出了总统职权范围。
法院多数意见指出:“宪法赋予国会而非总统制定关税的权力”,并强调“最高法院在其他案例中要求国会在让渡重大经济或政治议题权限时必须明确授权”。
经济影响:万亿关税收入与潜在退款责任
报道称,此案判决将直接影响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实施的核心经济措施。截至2025年8月底,美国关税收入总额已达159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一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称,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关税无效,美国可能被迫退还7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彭博经济分析师克里斯·肯尼迪指出,若裁定关税无效,美国目前16.3%的平均实际关税率将至少减半,并可能迫使美国退还数百亿美元税款。
此举还可能颠覆特朗普与某些国家达成的初步贸易协议。特朗普本人警告称,若最高法院判决不利,美国“将变得非常贫困”,甚至可能不得不“撤销”与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议。
法律议程:快速审理与双方论点
报道称,最高法院决定在11月第一周举行口头辩论,意味着判决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炉。这种“加速受理”的安排,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反映了案件所涉法律与经济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特朗普政府通过司法部紧急请求最高院介入,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管理”国际经济活动的广泛权力,其中包括征收关税。
政府首席法庭律师、副总检察长D·约翰·索尔向大法官陈述:“‘监管进口’的权力包含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权利”。
挑战者则坚持认为,该法案的本意是授权总统采取冻结资产、限制资金流动等紧急措施,而非赋予总统在没有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加征关税。
政治背景:三权分立与国际贸易谈判
美联社认为,此案触及美国宪法三权分立的核心问题。提出诉讼的进口商和十二个州主张,征税权是美国宪法第一条明确保留给国会的核心职权。
特朗普政府则辩称,下级法院的裁决已对白宫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造成不利影响。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质疑特朗普征收关税的权力,退出或推迟谈判。
本案将是最高法院首次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直接审查其政策。尽管法院已发布20多项与特朗普相关的紧急命令(在大多数案件中支持其立场),但这些均属临时决定。
若最高法院最终认定总统确有广泛的关税权力,那么未来的行政当局可能更加频繁地绕过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推行重大贸易政策。
中讯社认为,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将决定特朗普政府大规模关税体系的命运。若维持原判,这些关税可能被撤销,美国政府将面临潜在的巨额退款责任。
国际观察者认为,若美国最高法院认可总统的广泛关税权力,将强化行政当局在贸易政策上的自主性,但可能加剧国会与白宫之间的权力紧张关系。
中讯社认为,此案无论如何判决,都将对美国企业、消费者和国际市场带来深远影响,重新定义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中的权力边界。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