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浙江常山县,并非胡柚采摘季,各大厂家却是忙碌一片,完全不见淡旺季之分。名为“爽柚柚”的食品公司车间内,数字化灌装生产线高速运转,爆款正乃胡柚与金银花的搭档,果汁含量超20%,单月出货接近1万箱。还有在“艾佳食品”,经过超高压冷杀菌的胡柚果汁,上架不久便热销高端市场。今年二季度,全县胡柚和香柚这一“双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35.2亿元,同比增长14.1%。
过去,常山胡柚虽有名气却难卖高价,甚至偶尔还会出现局部滞销,如今得以“吃干榨净”,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一批龙头型的精深加工企业相继落地。这背后,财政资金的撬动功不可没。2023年,在省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下,“柚香谷”公司下定决心最终实际完成投资1.83亿元,一举实现全县香柚种植面积超1.2万亩,推动“双柚”产业一飞冲天。
为鼓励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2022年,浙江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政策。该政策以引领性、示范性、共享性为导向,单个项目激励资金最高可达5000万元,实施三年来,152个重大投资入库项目共兑现财政激励资金7.02亿元,累计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362亿元,实现每一元财政资金撬动五十余元社会资本投资,有效激发民营企业投资意愿,助力浙江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浦阳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项目地处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的谢家、径游、安山三个村,由传化集团主导推进,总投资10亿元,整合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及“农创客”培育四大功能。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的高效协同,该项目的共富效应持续释放:投运仅一年半,已直接带动村民增收超过2000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75个,所涉三个村的经营性收入从196万元提升至465万元。
得益于投资激励政策发挥出的政策导向与调度机制作用,像这样带动产业升级与强村富民双赢的项目,近年来在浙江蔚然成风。为此,浙江每年都会围绕投资有效性、技术模式先进性、示范带动性、共富机制建设和综合效益发挥等因素,遴选出一批在区域主导特色产业提升、美丽经济发展、强村富民作用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项目,尤其致力于打造产业培育平台、提升现代设施等,从而面上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如诸暨市建成14万平方米国内超一流水准的现代数字化茶果饮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可实现茶叶年加工量达6000吨;落地永康市的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短短时间已建成占地500亩的产业集群,目前入驻科技团队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孵化企业5家。根据要求,这些获得激励资金支持的项目都必须具备联农带农机制,仅2023年获得激励资金的59个项目,通过建立折股量化、就业带动等机制,就惠及农户超2万户。
记者从浙江省财政厅了解到,接下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政策还将进行迭代升级,围绕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和产业平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的要求,出台与财政支持强城兴村融合发展专项政策相适应的产业激励支持政策,进一步夯实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有效激发农业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
作者:刘煜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