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中大揭可發酵碳水化合物飲食介入治療 可加強糖尿病預防療效
2025-08-11 来源:香港文匯網

是次研究由中大醫學院聯同中大醫學院藥劑學院與澳洲蒙納士大學合作進行,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中大醫學院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攝取中等份量的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簡稱 FODMAP)能顯著提升二甲雙胍(metformin)的療效,此藥是預防糖尿病前期患者發展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藥物。這種以食物配合藥物的治療有助降低餐後血糖水平並改善腸道微生態,研究結果證明以更個人化的營養方案配合藥物介入的重要性,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Metabolism》。

二甲雙胍是預防糖尿病的一線藥物,惟此藥經常引發腸胃道副作用。臨床試驗顯示,大概每100名中國糖尿病前期患者便有15名在服用二甲雙胍後出現噁心、腹脹或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雖然二甲雙胍在延緩或預防2型糖尿病方面具備確切療效,這些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因此醫學界急需制定策略以提升患者對二甲雙胍的耐受性及依從性。

是次研究由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主導,聯同中大醫學院藥劑學院與澳洲蒙納士大學合作進行。團隊招募了26位年齡介乎48至60歲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參與一項雙盲、隨機、分為兩個階段的交叉飲食控制試驗。

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攝取中等份量的FODMAP並服用二甲雙胍(M-M介入)後,其腸道微生態及二甲雙胍的降血糖效果均較攝取低份量的FODMAP飲食並服用二甲雙胍(L-M介入)時理想,在預防2型糖尿病方面具更大成效。(中大醫學院圖片)

參加者獲隨機分配至兩個為期10天、熱量相同的飲食介入階段,包括中等份量FODMAP飲食(每日攝取12克)及低份量FODMAP飲食(每日攝取2克)階段。所有參加者在每個飲食階段的最後五天服用二甲雙胍,並接受盲法持續血糖監測,以記錄血糖變化的差異。

研究試驗發現,參加者攝取中等份量的FODMAP並服用二甲雙胍時,健康指標較攝取低份量FODMAP並服用二甲雙胍時更為理想。其中包括提升血糖控制能力,讓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隨之增強;增強胰島素反應,而這是調節血糖水平的關鍵;讓腸道微生態獲大幅改善,有助改善控制血糖的能力及減少全身炎症;對二甲雙胍不耐受的預測生物標記,有助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

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臨床)周怡君表示,本地的中等份量FODMAP 飲食具有卓越的療效,為醫生提供另一個具潛力的飲食與藥物結合治療方案。「豆漿、西瓜及蘑菇等食物含有豐富的FODMAP,有望成為合適的膳食選擇。我們將深入探討藥物與營養介入的綜合療效,期望惠及更多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

是次研究為預防2型糖尿病提供嶄新的飲食與藥物結合治療方案。試驗中的中度份量FODMAP飲食餐單涵蓋荷蘭豆、洋蔥及少量蜂蜜(左上)奶油南瓜及黑豆蒜蓉醬(左下)、椰菜及蔥白(右上)以及奶油南瓜、紅棗及碎花椰菜(右下)等FODMAP食材。(中大醫學院圖片)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