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日前聯同新界鄉議局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劉業強發布《智慧水務政策建議書》,分析時下香港水務系統現況,並針對有關情況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成立委員會調控各項失水相關事宜、完善水務署統計食水流向及防控工作、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傳和教育、善用科技加快推動智慧水務等,冀推動特區政府以科技節省水資源,確保水資源的潔淨、可靠性和持續性。

劉業強表示,香港人口密集,對水資源需求極大,水務系統向來面對不少挑戰,例如水管爆裂或滲漏,造成不少失水情況,加上未來北部都會區發展,大量數據中心需要水資源進行水冷散熱,可預期未來對水資源的需求將大幅提升。他表示,期望特區政府檢視目前香港的水務系統,研究和採用更多創新科技,透過發展智慧水務,減少水資源在運輸和使用過程的浪費,以及增強供水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全面優化香港供水狀況,並且向市民推動「節約用水」精神。

新民黨副主席暨沙田區區議員潘國山指出,今年2月27日至3月10日期間,新民黨聯同公民力量以網上和實體形式向市民進行問卷調查,成功收得1216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反映不少市民具備基本節約用水意識,但如若節水的方式較為繁瑣,會令市民的節水意慾下降。此外,高達63.8%受訪者沒有為水龍頭、花灑等安裝節流器;問卷調查反映,市民對水務署的慳水政策不大了解,例如有64.9%受訪者不知道可以向水務署索取免費的水龍頭節流器,認為水務署在宣傳、教育工作方面仍有待加強。

容海恩指出,問卷調查亦反映香港水質仍有待改善,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家中自來水的顏色、氣味和味道的狀況不理想,即是每三戶就有一戶認為水質不理想,這情況具警示性;質問既然水的源頭沒有問題,何以傳送到市民家中就出現問題,正正反映了管控水管滲漏的重要性。
容海恩續指,水務署近年積極建設「智管網」,每年的水管爆裂個案由2000年的2,500宗已大幅減少至2024年的27宗,有成效但目前只覆蓋政府水管,未有覆蓋私人水管。她強調水流失量近年有擴大趨勢,去年有約39%,即約4.09億立方米為非收入水,希望水務署訂立指標,了解私人屋苑水管的流失量,並研究如何減少流失。她希望水務署推動智慧水務掌握滲漏情況後,加強防範和維修工作;並善用應用程式,讓市民了解自身的用水情況;建議水務署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控用水事宜,透過經濟誘因吸引私人屋苑更換老化水管和市民節約用水。
容海恩建議,水務署參考粵海水務的技術應用,綜合運用建築信息模擬(BIM)、地理資訊系統(GIS)、數碼分身(Digital Twin)、北斗導航、5G通訊、物聯網等多種不同技術,透過資訊共享的智慧水務系統,進行自動化監控系統,從而推動香港建設智慧水務系統,可即時調節水壓,減少水管爆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