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美威脅「制裁」港法官謀毀港司法 林定國批美行徑如「跨境欺壓」
2025-05-04 来源: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早前對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香港特區政府6名官員濫施非法單邊「制裁」,有美國國會議員其後提案,要求「制裁」48名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以至司法人員。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質疑美國有人威脅「制裁」香港的法官,是想破壞香港的司法制度,又強調香港的法官行使獨立審判權,所有審訊公開透明,亦沒有證據顯示有人向法官施壓,對比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批評美國法官的裁決,香港人應反思、感恩香港司法制度良好,法官盡職,特區政府也尊重法庭獨立審判權及提出的司法爭議,並據此完善法例,這才是擁護法治的表現。

限制潛逃者財政資源符國際法

林定國批評,美國政府聲稱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根據香港國安法從事「跨境鎮壓」而實施的所謂「制裁」,是不正確和誤導的。有潛逃者拒絕接受審訊,離開香港並繼續從事危害香港行為,特區政府針對這些有充分證據證明違反國安法律的潛逃者實施財政資源限制,減低他們繼續傷害香港的能力,做法合情、合理、合法,完全符合國際法。

「你看他(美國政府)用何理由制裁我們?用幾個字,大家或留意,是用『跨境鎮壓』。究竟我有否『跨境鎮壓』,有否做到任何違反國際法或國際關係的事情?這有誤導性的描述……我們是希望及認為(香港)是法治社會,(這些潛逃者)應接受審訊。我們沒有找人在海外帶回港、綁架他回來。」他說。

林定國形容,美國政府的所謂「制裁」是「跨境欺壓」,「我們合情合理合法做,他根本沒有資格,或沒有法律上、國際法而言,沒有理據干涉我們行為,因《聯合國憲章》、所有國際法原則,你都要尊重國家處理內部事情。」

他坦言,自己對美國政府的所謂「制裁」並沒有強烈感覺,「做得這份工就預咗」,強調最重要是保持冷靜沉着態度,不要令對方感到「得戚」,而美國政府所謂的「制裁」,是企圖向有志替政府工作的人施壓,大家要保持堅定,不要被美國嚇到。

美無差別加徵關稅 圖模糊「一國兩制」

對美國上月起向香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林定國強調,香港是零關稅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區,美國此舉違反世貿規則,而無差別加徵關稅是企圖模糊「一國兩制」,而此舉在法、理、情上都說不通。香港在應對時會堅持基本法所規定的原則,包括繼續維持零關稅、自由貿易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應對的時候要堅持這些原則,在別人不守規矩的時候,更加要彰顯我們在『一國兩制』下,我們有些原則要堅守……在『一國兩制』之下,我們幫到國家幫到自己,就一定要堅持維持『一國兩制』的優勢。」他說。

林定國表示,特區政府已透過世貿上訴,由第三方處理糾紛的獨立機關確認「道理在我方」,同時會採取措施協助業界過渡,包括開拓新市場等。

對實施已超過一年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林定國表示,國安風險形形色色,從2019年修例風波可見,當時特區維護國安的工具箱「要士巴拿、無士巴拿」「要螺絲批、無螺絲批」,故香港需要豐富工具箱,不斷檢視,因應外間情況確保不時之需,不會「揦手唔成勢」。

國安法檢控數不高 不存在市民誤墮法網

他表示,所有法律都有熟習和完善的過程,包括國家安全法律,目前經法庭定罪的國安案件全屬極端罪行,對香港或國家造成損害,而相關的檢控數字並不高,並不存在有市民因為「粗心大意」而誤墮法網的情況。特區政府會因應實際情況,不斷檢視法律,準備好充分法律工具,並依據法治原則處理相關問題。

林定國強調,法律是最後手段,社會應建立國家安全意識,但不應是口號式、填鴨式和單向教育,而是要由身份認同和愛國情懷開始。由他擔任主席的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希望透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從最基本的價值觀做起,希望增加大家自覺性,明白法律的重要,市民自然會守法,發自內心不想國家出事、不想香港社會有動亂。

粉墨登場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昨日(3日)和今天(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大型法治戲劇日,演出《律政學院摘星大冒險》。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分別飾演律政學院校長和副校長,帶領學生通過實踐「尊重」「誠信」「公正」「守法」精神,贏取「法治之星」,帶出「堅守公義 堅信法治」的重要信息。兩場演出預計吸引約2,000名觀眾。

相關閱讀:

林定國:美威脅制裁特區法官 意圖破壞本港司法制度

責任編輯: 趙霁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